選單

介子推和寒食節之間的淵源

六十二歲的晉文公重耳在成為晉國國君之前,曾經在外流亡長達十九年之久,介子推就是在這漫長的逃亡生涯中,一直緊隨重耳左右並輔佐他的忠臣之一。晉文公逃亡初期境遇慘不忍睹。先是被其父晉獻公派人追殺,隨後又面臨親兄弟晉惠公派人暗殺的危險。在艱苦的逃亡路上,重耳常常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在衛國境內,重耳餓的實在受不了,便向正在田間吃飯的農夫討飯吃,可農夫們不但沒有施捨給重耳食物,反而遞上土塊讓他吃。最後,重耳飢餓難忍,幾乎喪命。是介子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熬成湯給重耳喝,才保住了晉文公的生命。

介子推和寒食節之間的淵源

晉文公繼承王位之後,便把大臣們分為三個等級,第一等級是在自己逃亡期間,一直追隨他的那些忠臣良將;第二等級是在他逃亡期間曾給予自己幫助的人;第三等級是幫他復國的有功之人。另外,晉文公對那些歸降的前朝大臣也都做了妥善安排。晉文公還頒佈命令,赦免了許多曾經與他為敵的人員。晉國局面逐漸走上正軌。

當時,周王室出現內亂,晉文公為了在中原諸侯面前樹立晉國的威信,還沒來得及封賞完所有的功臣就率兵馳援周天子去了。

介子推和寒食節之間的淵源

被遺漏的人員有壺叔和介子推這些隨君流亡的重臣。壺叔不服,主動去要屬於自己的封賞,而介子推卻不願這樣做。他說:“你們個個都認為自己功勞很大,其實文公能夠登上君主之位根本就是天意。主動請賞的行為,跟小偷竊物之舉毫無區別。”他的一席話,表現出了對壺叔等人追逐榮華富貴行為的鄙夷。此後介子推便稱病在家,索性不與那些追求功名利祿之輩來往共事,天天在家照顧年邁的老母親。

時間一長,晉文公居然忘記了這個曾經在危機時刻救過自己生命的大臣。介子推的鄰居也一直主張介子推前去請賞,介子推聞聽之後只是笑而不語。最後乾脆背起母親躲到了陽縣綿山山谷裡去居住。

介子推和寒食節之間的淵源

一日,守城士兵將貼在城門之上的一封信呈送到晉文公的手上,信中寫到:“龍失其所,周遊天下,眾蛇從之。龍飲乏食,一蛇割股。龍返於淵,安其壤土。數蛇如穴,一蛇於野。”晉文公看完信後十分自責,連忙派人去介子推。原來這封信是介子推鄰居所書,他一直為介子推感到不公,所以才想出這個辦法來提醒晉文公。晉文公聞訊之後,便親自去綿山尋找介子推。可找了半天也不見介子推的蹤影。

找不到介子推,晉文公很是不悅,於是生氣的說:“介子推一直不出來見我,一定是非常怨恨我,我親自找了半天,足見誠心了,可他還是不肯見我,怎麼辦呢?”於是手下有人提議放火燒山,這樣的話,孝順的介子推一定會帶著母親逃出來。晉文公覺得此計可行,於是命人放火燒山。大火燒了三天三夜,仍不見他們母子二人出來。

介子推和寒食節之間的淵源

晉文公又命人開始搜山,卻發現他們母子二人已經燒死在枯柳樹下。文公見後悲痛不已,痛哭之後命人把介子推母子埋在了綿山之中。從此綿山更名為介山,陽縣也被更名為介休縣。文公還將綿山上的田地封給介子推,以此來表示對他的懷念。因介子推去世的日子是清明節的前一天,晉文公便下令每年的這一天全國禁止用火,所以這一天人們只能吃冷飯。這一天也被稱為寒食節。後來,每到寒食節,家家戶戶就以門上插柳枝,焚燒冥幣,戶外祭祀,吃冷飯等方式表示對介子推的懷念。唐朝過後,寒食節和清明節漸漸被人們合而為一,人們常常會在這一天祭祀過世的親人。

後人曾讚頌介子推為中國歷史上“忠孝清烈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