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讀《挑戰古人100天》——沉浸式體驗宋人的日常消遣和節日習俗

宋朝留給後世的印象,多風雅異常,琴棋書畫皆為所長,禮樂射弈無不精通。精英階層如此,平常宋人的日常又是怎樣的呢?是也是如此風雅異常的興趣,還是有更為“接地氣”的嗜好?不妨讀一讀《挑戰古人100天》。

讀《挑戰古人100天》——沉浸式體驗宋人的日常消遣和節日習俗

《挑戰古人100天》

《挑戰古人100天》是青年作家、編劇雲葭書寫的一本講述宋人日常消遣活動和傳統節日慶祝的通俗作品。作品透過虛構的“李小娘子”“孫姑娘”等宋代時人的視角,以輕鬆詼諧、有趣易讀的文字,呈現出宋人日常生活中消遣活動的種類和傳統節日的慶祝方式,不僅展現了宋人極具趣味的日常生活和對節日濃厚的儀式感,映照出宋朝文化的多彩和繁榮,對我們理解宋朝的文化為何會給後人留下如此深印象也大有助益。

本書主角“李小娘子”,是一個“貌美慵懶,貓系性格,平日裡最大的愛好就是寫寫詩詞作作畫,時不時跟姐妹們組織吃喝玩樂局”的“宋朝標準文藝女青年”。在其經常玩耍的姐妹中,關係最近是“孫姑娘”,與“李小娘子”不同,“孫姑娘”是一個“詩詞歌賦她不行,馬球錘丸投壺蹴鞠等,全是她的強項”的汴京官宦之女,性格互補喜好互補,可謂投緣。本書即是跟隨李、孫二人的視線和腳步或召辦或參與如鬥茶、投壺、雙陸,端午、中秋、重陽等27項之多的活動的,看著李、孫二人的行止,仿似我們也親眼看到親身經歷了一番。

讀《挑戰古人100天》——沉浸式體驗宋人的日常消遣和節日習俗

本書目錄

與今人沉溺的手機、網路、影視綜藝節目等消遣方式不同,宋朝時期這些東西都是沒有的,更是聞所未聞的,宋人日常的消遣方式多為鬥茶、插花、焚香、弈棋等靜類遊戲和踏春、馬球、泛舟、蹴鞠等動類活動,其中一些經上百年流傳承續至今,其中一些卻在流傳中湮沒於時間的大河而失去了蹤跡。

相較於今人,宋人對節日慶祝是非常注重的。在“重陽篇”中,作者說到,“宋朝是一個重視節日的朝代,只要是個節日,基本都會放假。據統計,宋朝每年的法定節假日多達一百多天,其中春節、寒食、冬至等大節日放假七天,上元、中元、夏至等節日放假三天,以及春風、端午、七夕、重陽這些小節日各放假一天。”每逢節日,宋人都會興高采烈地準備和慶祝,像端午節。“在宋朝,端午是個很盛大的節日。宋人不只過五月初五這一天”,“從五月初一開始,大街小巷就會有端午的各種用品出售,節日氣氛十分濃烈”,“到了初五,這種氣氛會到達一個頂點”;端午前一天,宋朝女子會“去大相國寺燒香祈福,順便逛逛街,採購一批節日用品”,像蘭湯浴中草藥、“艾草、張天師像、菖蒲酒等”;到了端午當天,一家人清早就要“一起,親手在每個門上都插了艾條,貼了張天師像”,將前一天從大相國寺求來的符袋分給家人,隨身帶著,以“驅瘟神,去疫病”,而後“泡蘭湯浴”,吃“各種餡的粽子(“《歲時雜記》記載:‘端午粽子,名品甚多,形制不一,有角粽、錐粽、茭粽、筒粽、秤槌粽,又有九粽子。’”)和五色水團(“一種用糯米做的糰子,通常會雜以其他顏色做出花果和獸形。”)”,祭奠屈原看賽龍舟。端午節的慶祝幾乎全民參與,儀式感滿滿。而且每逢節日,親友之間還會互贈禮物,像重陽節時,節日“前一天親朋好友就互相贈送‘重陽糕’”。“重陽糕種類很多,如面糕、黃米糕等”,上插小彩旗,還會撒上杏仁和栗子等。亦可見宋人對節日的重視。

讀《挑戰古人100天》——沉浸式體驗宋人的日常消遣和節日習俗

書中“小知識”欄

全書共27個篇章,對應“李小娘子”參與其中的27項活動,每篇章撰文一到兩篇不等,文字生動詼諧,詳細介紹展示了宋朝節日慶祝和消遣活動的細節。每篇文章的後半部分接近尾聲之處都會出現一件專意引出下一篇文章的事物或活動,增添了文章之間的連貫性。而且輕鬆詼諧之中不乏嚴肅嚴謹,在生動講述宋代時人趣味生活的每篇文章之後,都附“小知識”一欄,欄中文字摘錄《夢粱錄》《東京夢華錄》《歲時雜記》等史料中的記載,既註解了正文中提到的消遣活動和節日習俗,又嚴謹地介紹了宋代的文化內涵。此外,生動詼諧的文字之中還穿插有多幅與內容相關聯的中國水墨畫,其中熟知的有唐代張萱的《虢國夫人遊春圖》、南宋馬遠的《月下把杯圖》、北宋李公麟的《明皇擊球圖卷》,以及描繪汴京清明時節盛況的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等,文畫對照,相映成趣,更貼直觀地感受宋人的風雅。

讀《挑戰古人100天》——沉浸式體驗宋人的日常消遣和節日習俗

北宋 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區域性——本書插圖

讀《挑戰古人100天》——沉浸式體驗宋人的日常消遣和節日習俗

唐 張萱《虢國夫人遊春圖》——本書插圖

薄薄一本小書卻將宋朝時人生活消遣方式和節日習俗慶祝一一列舉,以一個極像穿越者的“李小娘子”視角參與其中的講述方式,仿似我們也親眼看到親自參與其中,可說是“沉浸式體驗”。

雖有如上述諸般優點,本書仍存在為數不少的不足之處。

首先,文章標題的“頭條化”。像“老祖宗喝茶會加佐料”“年輕人的通宵狂歡,千年前就有了”“本以為是父母的狂歡,沒想到與我也有關”等標題,有為抓人眼球而刻意為之的意蘊,影響對正文的閱讀感受影響。

其次,現代流行語的不恰當使用。像“貓系性格”“文藝女青年”“球場上最酷的女生”“身為投壺界的王者,無論多少青銅她都帶得動”等,讀來很容易齣戲。使用現代流行語講述歷史的方式不是不好,只能說是各花入各眼吧,如此形式,對於照顧全體讀者的接受度,滿足大眾的獵奇是有益的,但對真正喜好嚴謹歷史史實的讀者而言就顯得過於輕浮了,不倫不類。此處小小建議,想要閱讀輕鬆文字的讀者大可將本書從頭讀到尾,而對於僅想了解嚴謹歷史的讀者,正文可讀可不讀,僅讀每篇文章後的“小知識”一欄即可。

第三,情節前後矛盾。像“夜市篇”中講到,“李小娘子一直很注意保持身材……晚上七點之後她基本不進食,更別提宵夜是什麼滋味了”,而在前文“焚香篇”中卻說孫姑娘晚上前來敘話,李小娘子與孫姑娘“一邊喝酒吃菜一邊聊天,一直喝到半夜才去睡覺”的例子,不正矛盾嗎?

最後,缺少“李小娘子”的詩作。身為“平日裡最大的愛好就是寫寫詩詞作作畫”的“標準文藝女青年”,在“詩詞篇”中李郎設局眾友人赴局由景而即興創作詩詞之際,若有“李小娘子”寫作的詩詞呈列該是何等地切題。然而書中卻一首也沒有。而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冶文彪的《清明上河圖密碼》時時跳入腦海,《清明上河圖密碼》中時不時的會出現對仗工整字句優美的詞作數十首,相較之下高低立現。

讀《挑戰古人100天》——沉浸式體驗宋人的日常消遣和節日習俗

挑戰古人10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