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王曉雲 | 文學是陳益鵬心中的嚮往

作家陳益鵬2021年6月在團結出版社出版的三卷本文集《花香滿徑》(詩歌)、《遠山有情》(散文)、《天藍草碧》(雜評),僅僅從名字來看,充滿了自然的氣息,有那種山水田園,家國情懷的美感。

王曉雲 | 文學是陳益鵬心中的嚮往

翻開書頁,果然看到了與此相關的內容。《遠山有情》著重於描寫自己的家鄉,其中《邊地嵐皋》《穿越巴山》等等篇目,彷彿地理定位一樣,將自己的家鄉和來歷做了一番交代。這是作家寫作慣常也恆久的一個母題寫作。

最近幾年流行作家地理的概念,比如柳青的皇甫村,陳忠實的白鹿原,賈平凹的商州,莫言的高密東北鄉,遲子建的東北黑土地,蘇童的香椿街等等。可見童年和故鄉帶給作家取之不盡的滋養和文學母體的命題。

陳益鵬寫這一類題材,讓人產生親切,其中一些句子質樸而極富細節,比如《城郊的農家,是真的樂了》其中的一段:“這個院子抵近南山的根部,房屋坐南朝北,門前視野開闊。坎下地裡,可見玉米苗、豌豆、四季豆之類的綠色作物,更遠處,是黃色或白色、高低不一的樓舍,以及被蔥蘢樹木遮蓋的太陽梁。”還有《桐花溝之戀》中的一段:“太陽高高掛在藍天,燦然無法直視。陷在溝谷的人,視梁巔之人如一幀墨色剪影。遠山近谷,地黃草青,隆者為嶺,伏者為塬,各色間雜,清晰如畫。”文字簡潔而優美,鍥合在家鄉情節裡的文字彷彿淡淡的水墨畫,又像農人家剛熟的新麥綠酒,充滿著情調和溫情。

王曉雲 | 文學是陳益鵬心中的嚮往

陳益鵬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除了自己的家鄉以外,他熱愛旅遊,飽覽美麗的城市和名山大川,他在以詩歌為主體的《花香滿徑》地抒情中,暢快地歌吟著安康、紫陽、寧陝;觸控延安:寶塔山、延河水、邊區銀行;他講述著長安故事:大明宮、華清池、馬嵬坡、大唐西市,彷彿一位雲遊與行吟的詩人。

在《天藍草碧》中,陳益鵬進行了很多人物速寫:賈平凹、竹子、賀緒林、王宜振,寫了許多作家的作品:紅孩、陳長吟、袁國燕、王潔。他很樂意很主動地為楊軍、楊志勇等作家的作品寫評論。真真切切地演繹“文人相親”。

認識陳益鵬數十年來,從文學上,可以說我們彼此見證成長,對我的幾乎每一部作品的評論,他從未缺席。作為從嵐皋小城走出的作家一員,他念念不忘當年的李發林老師,現在常聯絡的黃開林、杜文濤、曹英元等等作家。待到山花浪漫時,大家依然不忘文學的交流。

王曉雲 | 文學是陳益鵬心中的嚮往

多年來,陳益鵬對於自己的寫作,也不斷地在追求改變,散文《尋訪,遺失在唐朝的那一縷香魂》獲得了“美麗西鹹”全國徵文大賽一等獎。在我看來,這篇散文也可看作陳益鵬散文的一篇代表作。上官婉兒,一個多麼具有話題性的女主角,靜靜地躺臥在西鹹新區某個蔥蘢的綠地上。她的具有傳奇性和獨特性的一生,在陳益鵬超常發揮具有詩意性的描述下,獲得了新的含義與幽香。

當然,在家鄉題材的開拓上,我也希望陳益鵬的作品能有更多的超越與新意,就像作家阿來所說:小地方的故事自有深意,但是一定要用最新穎獨特的表現,表現形式一定是超前和現代的。

一年出了三本書,對陳益鵬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收穫。金秋遇見,就像一個在美麗秋天成熟的豐饒的果實。當然,他的果實還在不斷地締結中——陳益鵬正在試圖寫一些小說,特別是他對於從事了一生的金融題材,始終念念不忘地想去表現。

山高水長,文思泉湧,我相信,陳益鵬有他的熱情和嚮往,在文學上,他一定能看到更多的大江大河,套用現在很流行的一句廣告語:“一直游到海水深藍……”

王曉雲 | 文學是陳益鵬心中的嚮往

王曉雲,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青創委委員,陝西省委百優作家,陝西省青年文學協會副主席。供職安康市群眾藝術館。曾在《人民日報》《文藝報》等發表散文數百篇,在《中國作家》《鐘山》《小說界》《清明》《北京文學》《延河》《長江文藝》等刊發表中短篇小說多部。出版《讀懂浦東》《重慶人在上海》《綠野之城》等作品8部。曾獲陝西省首屆柳青文學獎,《上海採風》雜誌新都市小說獎。曾就讀北京魯迅文學院第17屆中青年作家高階研討班、24屆報告文學作家專題研討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