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生活小常識:隨時隨地都能得到鍛鍊的運動小方法

大家好,我是小友,今天給大家講講生活小指導:隨時隨地都能得到鍛鍊的運動小方法。

抖空竹,又叫抖甕、抖地鈴、扯鈴,是我國獨有的民族體育運動,不僅鍛鍊身體,也是優美的藝術表演形式,具有觀賞性。空竹分為雙軸、單軸,輪子和輪面通常用木製,輪圈竹製,竹盒中空,留有哨孔,能旋轉發聲,中軸腰細,可以纏繩抖動產生旋轉。

生活小常識:隨時隨地都能得到鍛鍊的運動小方法

玩空竹者,雙手各拿一根長65釐:米的小棍,頂端系一根長約165釐米的棉線繩,繞空竹腰軸一圈或兩圈,一手提一手送,不斷抖動,加速旋轉後,哨鈴會發出鳴響聲。空竹抖動時姿勢多變,繩索翻花,表演出串繞、掄高、對扔、過橋等動作,傳統稱為“雞上架”、“仙人跳”、”滿天飛”、“放捻轉”等。也有人用壺蓋、酒瓶替代:空竹抖動。抖空竹看上去是簡單的上肢活動,其實是全身運動,靠四肢的巧妙配合完成。一般空竹約200~300克重,也有做成1至數千克重的。

生活小常識:隨時隨地都能得到鍛鍊的運動小方法

小小空竹要抖到上下飛舞,需要上肢做提、拉、抖、盤、拋、接動作,下肢做走、跳、繞、騙、落、蹬,眼睛做瞄、追,腰做扭、隨,頭做俯、仰、轉等動作,並控制好旋轉不止的空竹,需要反應快、時間準、動作靈敏協調。抖空竹時,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做花樣時,眼睛始終都要注視空竹在空間旋轉變化的位置,隨時反映給大腦,做出準確判斷。雙眼和腦神經在抖空竹過程中,不斷得到鍛鍊和提高,尤其是在戶外藍天白雲下,能起到提高視力的作用。變換花樣還能促進大腦功能。空竹抖動起來後,發出響聲較大,易妨礙他人休息。因此,不宜在清晨、午間和夜晚他人休息時間玩。

生活小常識:隨時隨地都能得到鍛鍊的運動小方法

踢毽子又稱打雞,起源於我國漢代,南北朝和隋唐時期盛行,有千年歷史。古代毽子用羽毛加金屬錢幣做成,現代製作的種類繁多,有金屬片為底、紙剪成花色纓的紙毽子,有各色布條為纓、大紐扣為底的布毽,有塑膠做成的各色花毽。踢毽子講究“膝若軸、腰如綿、縱身猿、著地燕”,指踢毽子時,全身肌肉都要放鬆,身體自然擺動,跳動時像山猿一樣靈巧,落地時要像燕子一樣輕盈。

生活小常識:隨時隨地都能得到鍛鍊的運動小方法

選擇平坦的場地,避風防干擾,空氣要流通。每一個動作先練習空踢,培養動作熟練程度和身體的平衡感。從單腳踢開始,學熟單腳踢基本動作後,再練習連貫動作,注意左右腳交替練習,促進身體協調發展。雙眼注視毽子,不能單盯自己的腳部動作。除了花式動作有特殊變換外,踢法務求毽子直上直落。愛心提示:毽子失去控制時,儘可能用腳掌拍接,不得已再用手掌接住,不讓落地。踢毽子前,要先活動肢體,做好熱身活動,以免造成運動損傷。

生活小常識:隨時隨地都能得到鍛鍊的運動小方法

家庭鍛鍊的原則,是足不出戶變著法做運動。赤腳原地跑可以在地上放一塊搓衣板,或在舊塑膠澡盆裡鋪上一點小石子,光著腳在上面慢速原地跑。人的腳底,有數不清的神經末梢與大腦相連,用石子或搓衣板刺激腳底,有較好健身效果。原地高抬腿雙手虛握拳,雙腳輪流提起,雙臂自然擺動。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選擇提腿的高度和跑步速度。

旋轉慢步跑先在原地順時針和逆時針旋轉,不求快只求勻速。習慣了順逆時針各轉3圈後,即能邊跑邊轉,並逐漸增加頻率和速度。踮腳退步跑測量好 家庭能跑的來回步數, 然後背向目標,頭正身直,雙手虛握拳置腰間,踮起腳尖,小跑步後退跑,默數步數停止。對防治腰肌勞損、腰椎病及腰、腿、腳骨質增生有益。強力登樓梯用力所能及的速度,不用扶手上下樓梯,下樓時可以退行,但要注意每次只跨一級臺階。高血壓、心臟病和下肢關節病患者不能進行旋轉跑。

生活小常識:隨時隨地都能得到鍛鍊的運動小方法

看電視往往在餐後,身體窩在沙發中,最容易使身體脂肪堆積。把看電視的時間利用起來,邊看邊做一些簡單運動,天長日久積累下來,能瘦身健體。右手扶持可支撐物,左手扶腰,身體保持正直,左側腳站在雜誌或書上,腳跟懸空,右腿向斜前方伸出繃直。到感到酸困為止,換另一側腿。用腹式呼吸,把整個身體向上提,踮起左腳尖,保持3秒鐘後,用5秒鐘慢慢吐氣復原。重複5次後換另一側,每次做5分鐘,每週不少於5次。

身體側坐,單手扶腦後,另一手置體側吸氣,一邊吐氣一邊抬高腦後手臂肘,使體側部拉伸直。重複並雙側換做,能伸展體側肌肉,起瘦腰作用。平躺地上,雙腿併攏抬高,與地面成45°雙手扶持在腦後,運用腹部力量,把頭部及肩膀抬起,同時雙腿併攏向內縮,讓頭部與膝蓋儘量觸碰到。有利消除腹部贅肉,縮緊上下腹部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