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大神”在上海跑了一晚上,有100公里,為什麼?

昨天在我微信的一個戶外運動群裡,一條訊息讓大家議論紛紛,

“一位大神在年初六晚上。在上海跑了一晚上,有100公里”

“大神”在上海跑了一晚上,有100公里,為什麼?

“大神! 他怎麼回去的,順風車?

他是不是被堵瘋了,一個激動就跑回家了?

跑一半, 要是有什麼事,怎麼辦?“

大家議論調侃的同時,最讓人覺得好奇的疑問是,

“是什麼動力讓他堅持跑了一整夜??? ”

作為一名初級愛好者,我也堅持跑了快兩年多的時間,因為跑步,見識了不少跑步圈的牛人大咖,

有曾經的馬拉松世界冠軍,現在的長跑俱樂部總教頭;

有全年連續參加國內外所有馬拉松賽事的“全勤跑神”;

有70多歲高齡參加馬拉松比賽並跑進3小時不老神人;

還有許許多多在跑步中尋找人生的意義和樂趣的跑步達人們。

他們的故事和經歷中,總能給人帶來不少的激勵和鼓舞。

“大神”在上海跑了一晚上,有100公里,為什麼?

很多事實也證明了,如果堅持採用正確科學的方法進行跑步,

能幫助人們鍛煉出健康的身體,培養堅定的性格和樂觀開朗的生活態度。

“大神”在上海跑了一晚上,有100公里,為什麼?

不過, 你確定,那些老是霸佔著微信運動排行榜榜首的那些跑步的大神們,支撐他們一直跑著的動力,真的就只是這些好處嗎?

如果你回答是,那麼,你就真錯了,

因為,其實跑步會

上癮!!!

沒錯,就是像酒癮,煙癮,DU癮一樣,跑步也是有癮的。

這是因為,在長期跑步的過程中,大腦中樞神經系統受到某種刺激時,

分泌出一種稱作‘’胺多酚‘’的化學物質。它具有一定的鎮定作用,不僅可減輕疼痛感,還可以使人心情愉快。

胺多酚,學名endorphins—(安多芬,腦內嗎啡):

“大神”在上海跑了一晚上,有100公里,為什麼?

又稱「opioid peptides」「endogenous morphines」(內生性嗎啡) ;

它是一種內成性(腦下垂體分泌)的類嗎~啡生物化學合成物激素。它是腦下垂體和脊椎動物的丘腦下部所分泌的氨基化合物,由疼痛、壓力、情緒的刺激而產生,

“大神”在上海跑了一晚上,有100公里,為什麼?

能調節腦下腺荷爾蒙(pituitary hormones)的分泌,調節免疫系統細胞,

例如淋巴細胞、抗體產生細胞、自然殺手細胞,具有類似嗎啡(morphine)的結構與作用,止痛效果比嗎啡強50-100倍。

它的原理是抑制神經細胞釋放P物質,P物質傳導疼痛相關的脈衝至中樞神經;

運動與某些食物都能刺激腦部產生安多芬,進而造成近似嗎啡作用的舒適感;

身體對嗎啡等麻醉性止痛藥會產生依賴與適應性,原因被認為是嗎啡能抑制身體安多芬的

產生,停止使用嗎啡後,身體因缺少安多芬而造成不適的斷除症狀。

威廉姆·格雷什在他的劃時代意義的書《陽性倚賴》中解釋道:

在一定條件下(如長距離跑步),大腦釋放胺多酚或者自然產生鴉片,這些東西會使人產生幸福感。理論認為,大腦釋放胺多酚的機制為,這是原始人類的保護機制,為了使原始人在為部落追逐野獸時不致因為輕微的傷害與不適而減低速度或者行走不再平穩。在狩獵活動中,胺多酚的注入會掩蓋輕微的劃傷、擦傷、疲勞等等,以增加獵人成功狩獵的機率。

他在研究中還發現,那些國家級水平以及世界級水平的運動員卻並沒有胺多酚釋放的體驗。他根據推理認為,儘管胺多酚可能釋放了,但是頂級水平的運動員一般都是自我批評性的,他們沒有感覺到胺多酚的效果。也就是說,高水平運動員跑步的模式是不斷調節身體器官的系統功能——或者身體上的障礙——以保持最好的運動表現。儘管胺多酚在每次長距離跑步過程中釋放了,但是除非跑步節奏特別平穩,否則運動員是無法覺察其效果的。所以運動健將一般並不會感覺到胺多酚的作用。

但胺多酚的存在及其隨之而來的幸福感效應,卻能很有效地解釋它在業餘跑步運動中起的作用。

從邏輯上講,跑步本來應該是很枯燥的事情,只是反覆地雙腳更替前行,沒有多少花哨的技巧。按理說, 應該很容易被人們所嫌棄,但事實卻恰恰相反,它可以說是世界上最為普遍和為人喜愛的一項運動。

當然,不可否認的確還有其它方面的原因,使跑步如此具有吸引力。但是能使世界上那麼多的人堅持跑那麼多年,甚至不少人直到6,70歲還堅持不懈地跑步,胺多啡的存在及其鎮定作用應該功不可沒。

所以,當你真正堅持一段時間的跑步,進入了一個跑步的自律性階段後:

定時,定量,定速,定目標,不斷重新整理PB。

恭喜你,那你很可能在某種意義上,已經成為了一個“跑步上癮人士”了。

誠然,跑步可以上癮,但愛上跑步,其實也是愛上了生命。

“大神”在上海跑了一晚上,有100公里,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