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漫話紹興粽子

粽子,很多人都喜歡吃,它那種粘粘的,清香可口的味道,讓人口留餘香,回味無窮,久久不能忘懷。

漫話紹興粽子

各地的粽子形狀都不一樣,但大體上分為兩種,一種是尖三角形的,一種是長方形的。紹興出產的大多數是三角形的,也有一部分是長方形的。其他地方出產的多數是長方形的。

粽子,在端午節的時候就開始開始吃粽子了。特別是道過春節的前面,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包上不少的粽子。春節前後,天氣已經特別寒冷了,包好的粽子也就可以放置較長的時間了。

端午節吃粽子,傳說是為了紀念屈原,當時,屈原大夫憤而投汨羅江,人們為了防止河裡的魚兒去啃食屈原的身體,就紛紛包粽子投放到河裡。其實,實際上,這是人們為了避除惡日,驅瘟避疫,因此,人們就會在端午節的時候,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掛艾草等等。因為,此時的天氣已經漸漸地開始熱起來了,各種蟲子,病毒軍都已經開始活躍起來了,所以,人們就用艾草等來驅避瘟疫和各種毒蟲。

漫話紹興粽子

那種長方形的粽子,在口感上就比不上紹興的三角形的粽子,即便是用同樣的原材料做成的,吃上去的口感就是不一樣。紹興的三角形的粽子,結實,口感黏稠,香味濃郁,能耐咀嚼。無論是肉粽,還是紅棗粽,豆粽,白米粽,吃起來都別有一番味道。

長方形的粽子,以“五芳齋”的粽子最為著名。長方形的粽子,一到煮熟以後,就會變得比較鬆軟了。在解開了捆縛的線後,往往就會散出來,就要很著急的吃了,而紹興的三角形粽子,你即便是解開了繩子,也依舊保持原樣不會變形的。

要包裹粽子,也並非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它有著一套比較複雜的過程。首先就要學會包粽子。可這又不是隨便就能夠學會的,必須要細心認真的學習一會兒方才能學會。

漫話紹興粽子

在包裹粽子前,首先得用來包粽子的笠葉浸泡在一個較大的盆子裡,放置幾天,然後用溫水將笠葉擦洗乾淨,放好。準備好糯米,食鹽,醬油,紅棗,豆等等的食物。再把麻皮剪成一定的長度,再將這些麻皮撕成細細的線條狀的,泡在水裡一定的時間,把它們浸泡軟了。再把要用來包粽子的糯米洗淘,要一遍遍的洗淘,直到再也沒有白色的米漿水出現了這才結束。把已經洗淘好的米拿回來,將已經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肉用醬油拌一下,放在一邊,這才開始包粽子了。

在包粽子時,先把笠葉捲成一個圓錘形,在尖尖的頂部放上一個紅棗或者一顆肉,在放上一點兒米,稍加按壓,再放上一二顆肉,再放上一些米,直到把這個三角形裝滿,再稍加按壓後就把多餘的那兩邊包裹上來,再用已經撕好的麻皮牢牢地扎住。

要記住,是要扎得牢牢地,而且還要紮在中間,不然的話,在燒煮的時候就會散開。

這時,就把六個粽子紮在一起,做成一串(在我們紹興叫“一擔”),等到報的數量差不多了,就把這些已經包好的粽子放到大鍋裡去燒煮。要注意的是,在燒煮的時候,鍋裡的水一定要全部將所有的粽子淹沒。要是露在水面上的,燒煮後就會是夾生的(半生半熟的)。而且,燒熟的時間最少需要兩個小時的時間。兩個小時以後,珍格格屋子裡就會瀰漫著濃濃的誘人的香味,守候在旁邊的那些孩子們就會吵吵著要吃粽子了,母親也就會笑著掀開鍋蓋,取出一個粽子笑著遞給孩子:“快吃,趁熱。”當然,那幾個紅棗粽可不能吃得,那是用來供奉祖先用的。

現如今,隨著老一代的不斷離去,年輕的人們又沒有時間去學習這種技術,這種民間的技藝正在隨著時代的進步而不斷的慢慢的消逝著。相信,在紹興,會包這種三角粽的人已經沒有幾個了,這種三角形的粽子以後人們就會沒有機會吃到了。

民間就有這樣的一句話:年糕年年高,粽子(種子)年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