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攻下北京的前夜,李自成派一個太監進宮,向崇禎提出了一個條件

1644年3月18日,李自成率師駐紮在北京城的彰義門外,眼看著北京城唾手可得,他不忙著督戰,卻找來了前不久在昌平投降的太監杜勳,派其進城與崇禎秘密談判。

杜勳倒吸了一口冷氣,心裡暗忖:為了活命我才投降於你,你現在讓我去見崇禎,就他那暴脾氣,我這一去恐怕就回不來了。

攻下北京的前夜,李自成派一個太監進宮,向崇禎提出了一個條件

看著杜勳沉默不語,李自成不耐煩地咳了幾聲,杜勳一抬頭,便看到了那道冰冷的眼光(李自成一隻眼睛失明瞭),不由自主地打了個冷顫,結結巴巴地說道:“遵命。”

李自成遞給了杜勳一份手稿,杜勳只看了一眼,便嚇得冷汗直冒。那上面到底寫了什麼,能讓一位資深老太監怕成這樣?

據《小腆紀年附考》記載,李自成開出了這樣的條件:“

闖人馬強眾,議割西北一帶分國王並犒賞軍百萬,退守河南······闖既受封,願為朝廷內遏群寇,尤能以勁兵助剿遼藩。但不奉詔與覲耳。

攻下北京的前夜,李自成派一個太監進宮,向崇禎提出了一個條件

既然攻下北京只是轉瞬之間的事情,李自成何苦要多次一舉呢?

01

三個對手

李自成看似風風光光地跑進了北京城,但就當時而言,除了他自己,天下至少有三個政權並存著。

1

、苟延殘喘的大明政府

大明除了北直隸,南京那還有一個陪都,那裡有著與北京相似的一整套領導班子。朱元璋的子孫滿天下,北京倒了,南京馬上就能搞起來。

崇禎年間,戰火瀰漫,大部分地方飽經摧殘,尤其是陝西、山西、河南、湖廣等地,被以李自成和張獻忠為代表的農民軍一遍一遍地洗掠,那裡早就是一片狼藉。不過,無論形勢多麼惡劣,南京以東的沿海地區,特別是如今的江浙一帶卻僥倖躲過了戰火的洗禮。

攻下北京的前夜,李自成派一個太監進宮,向崇禎提出了一個條件

在明末時期,指望崇禎撥錢救地方,那是不可能了。記得李自成佔領北京後,山東、河南等省直接投降了,農民軍只有在淮水那裡遭到了猛烈地反抗。由此可見,地方想要保住城池不失就必須採取自救,有錢出錢,沒錢出力。當時,南直隸至少還有與義軍叫板的實力。

2

、虎視眈眈的清政府

滿清擁有一支10萬多人的騎兵,只有關寧鐵騎能與其爭鋒。李自成的農民軍如果要和它野戰,結果只有一個,必敗無疑。袁崇煥用事實證明,擋得住滿清騎兵的只有大炮和堅固的城池,別無他法。

攻下北京的前夜,李自成派一個太監進宮,向崇禎提出了一個條件

等到一些明朝武將投降了滿清後,又給他們帶去了先進的大炮技術,皇太極終於在1631年,山寨出一批紅衣大炮。這意味著什麼?堅守都未必能守得住了。

即使李自成在北京稱帝,以他現有的軍事力量,完全無法阻止清軍入關。

3

、張獻忠

張獻忠出道比李自成早,還讀過書。李自成清除了很多同僚,卻沒法除掉他。他們被稱為流寇是有原因的,可以佔領一地,卻很少能成功經營此地。

攻下北京的前夜,李自成派一個太監進宮,向崇禎提出了一個條件

因此,

跑到了北京,他之前攻取的湖廣、河南等地,甚至是陝西都有可能落入張獻忠之手。

02

這3個政權都不是善茬,李自成有把握拿下嗎?

1

、四戰之地

如果李自成殺死崇禎取而代之,不過是解放了崇禎,而將自己推到了火爐上。

多爾袞不會因為李自成的到來,就停止南下的步伐;南明將建立新的政權,討伐李自成;張獻忠會趁著李自成被前後夾擊之時,再送他一個釜底抽薪。

攻下北京的前夜,李自成派一個太監進宮,向崇禎提出了一個條件

當時的北京只剩下山海關這道最後的屏障,顯然無法抵禦滿清的大炮。如果,南明同時發動北伐呢?

2

、軍費何來?

與其說崇禎敗給了李自成,不如說敗給了這該死的天氣和一貧如洗的國庫。

崇禎面對的問題,李自成登基後都必須面對。只要戰爭一天不停息,每天都必須支付一筆龐大的軍事開支。

崇禎登基以來,災害不斷,不是旱澇便是瘟疫,地方誌中多形容為“死者泰半、十室九空”。

攻下北京的前夜,李自成派一個太監進宮,向崇禎提出了一個條件

吃不飽就去搶,於是流寇遍地。戰亂一起,即便是沒出現災情的省份,老百姓也無心耕種,不知道哪天就被洗劫一空。時間一長,國家經濟便陷入了死迴圈。

等到1644年時,80%的州縣已經停止繳納稅賦,崇禎沒有錢,解決不了老百姓的生存問題。既阻止不了滿清,也消滅不了流寇。

李自成登基了,有能力改變這天氣嗎?他有能力解決國家財政危機嗎?

03

結語

崇禎拿不出百萬銀兩犒賞李自成,於是這生意就談崩了。當然,如果他有這筆錢,也不至於如此,要不是他將盧象升、洪承疇、曹文詔等人召回北方戰場,農民軍根本不是關寧鐵騎的對手。他要真有錢也不會談,直接剿滅就完事了。

不過,有些人還是有錢的。明朝王爺福利好,發達的貿易又催生了一批大商賈,還有一批貪官。崇禎請他們捐錢,他們不捨得。李自成進京後,沒幹別的事情,還是老本行——搶劫。

錢拿到手後,李自成便急匆匆地將它們運回了西安。至於他曾經對崇禎講過的那句豪言壯語:“以勁兵助剿遼藩”,早就忘得一乾二淨。

攻下北京的前夜,李自成派一個太監進宮,向崇禎提出了一個條件

本打算在一片石教吳三桂如何做人,卻遇上了清軍。李自成二話無說,匆匆在北京舉辦個登基儀式,第二天便捲鋪蓋走人。

其實,關於這則談判內容,明史卻有著不同的記載:“

自成駐彰義門外,遣降賊太監杜勳縋入見帝,求禪位

。”

不過,我覺得《小腆紀年附考》這個版本更加靠譜些。從某種意義來說,崇禎心懷大明,而李自成心裡不過裝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