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心理學:原來把朋友圈設定成僅三天可見的人,都是這樣的心理!

“沒有人能活成一座孤島”

在現今的網際網路社會,微博微信等應用快速發展,它們負責搭建起人與人之間建立聯絡的紐帶和的橋樑。

我們這一路走來,相遇也錯過了很多形形色色的人,從最初最簡單的小圈子,到如今置身於人際關係複雜的社交圈。

在成長這個過程中,我們身上的一些東西丟了、一些東西也變了。

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把朋友圈內容許可權設定成為僅三天可見的呢?又或者是因為什麼原因呢?你自己還知道嗎?

心理學:原來把朋友圈設定成僅三天可見的人,都是這樣的心理!

一、落寞感帶來的防禦行為

我每個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主角,我們所生活的世界、遭逢的人事,都是以“我”這個主觀視角看待的。我們在自己的生活裡永遠都是第一人稱。

而朋友圈就是我們自己的另一個小天地,在這裡我們彼此認識,相互聯結。我們喜歡用朋友圈的方式將自己的生活分享、展現給大家,並渴求自己能獲得很多人很多人關注。

我們心裡或多或少都會藏有那麼一點點的虛榮,我們喜歡看到帶著數字的紅色小圓點,我們希望自己釋出內容能得到大家的一個點贊。“我們習慣把自己看作一切的中心,並且直覺的高估別人對我們關注程度。”

所以我們分享的朋友圈內容並沒有得到大家太多的反饋時,我們的心情是失落的,我們那一點點的虛榮感沒有被滿足。

所以我們不禁疑惑,不禁自問:為什麼一路走來,好友列表裡的人明明越來越多,可是真正關注自己的卻越來越少。為什麼連學生時代那些最親密的摯友們,不知從那一刻起也慢慢的失去了聯絡,從無話不說到點贊之交,最後從點贊之交變成了互不打擾。

於是我們開始慢慢收回自己,我們變得開始不願去發朋友圈,我們變得越來越“高冷”,彷彿別人以冷漠的姿態對待我們,那我們就要以同樣的姿態反饋回去。

於是,你打開了微信設定,將裡面的朋友圈可見範圍一鍵設定成了“僅三天可見”。對嗎?這是我們為了維護自己敏感的內心所作出的防禦自保行為。你同意嗎?

心理學:原來把朋友圈設定成僅三天可見的人,都是這樣的心理!

二、我們需要被遺忘的權利

網際網路的發展,延展了我們大腦的部分功能,將記憶或片段得以進行恆久的儲存。網際網路的透明度讓我們彼此暴露,只要別人想看想找,那麼關於自己的過往就一定會被或多或少的扒出來。

可是當時的我們正值青春,年少輕狂,我們面不修葺,容顏青澀,我們多愁善感,矯揉造作。那些被如今的主流稱為非主流的東西,它們確確實實出現在我們最青蔥的歲月裡。

年少的回憶無比珍貴,所以我們小心翼翼,妥善保管,生怕一不小心就刪了個精光。可是它們的珍貴只是於我們自己而言,於別人,可能就是個笑料、趣事罷了。

或者幾時我們的情緒出現了問題,找到了朋友圈這個發洩的視窗,這麼做當時也確確實實舒緩了我們的情緒。但可能過幾天再看過來,會覺得自己當時過於偏激和幼稚。

所以我們需要僅三天可見,來對自己進行部分隱藏。曾經的故事、曾經的自己,只需要我們自己銘記著就好,對別人來說,我們更需要的是“被遺忘”。

心理學:原來把朋友圈設定成僅三天可見的人,都是這樣的心理!

三、人要偶爾間歇性的離群

這世界物慾橫流,就連網路社會也充斥著太多浮於表面的東西,朋友圈的資訊轟炸,有時讓我們應接不暇。我們太容易被他人的文字和圖片所影響,從而擾亂了自己的心緒。這時,我們便需要“僅三天可見”。

我們需要偶爾間歇性的離群一下,短暫的離群是為了長遠的社交發展,是為了偶爾關上門,看一看自己的心,聽一聽它發出的聲音。然後思考出最那個適合自己的社交方式。

沒有辦法,人類就是如此的奇怪複雜,渴求被關注,又害怕過度被關注,喜歡熱鬧,卻也想有時間與自己進行獨處。

那麼朋友你呢?你的朋友圈是否也為三天可見?是否也因以上緣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