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缺少歸屬感的孩子更叛逆嗎?

我們先來看個例子:

這是一位幼兒園老師曾經在報告中提到過班裡一些小孩子的特別表現:

班上有個叫八斤的幼兒,他剛剛從別的幼兒園轉來時,是讓老師一個頭兩個大的“小搗蛋”,做活動的時候不僅不聽老師的指令,還四處欺負班上的小朋友。老師一旦教訓八斤,他便和老師對著幹,唱對臺戲。在班上時,經常和小朋友發生衝突。

班上還有一個女孩叫靜靜,媽媽把她送來幼兒園,顯得很怕生,十分抗拒幼兒園的新環境,不跟旁邊的小朋友玩,也不聽老師的話,將近一個月後才開始和鄰居的小朋友說話和玩耍。

缺少歸屬感的孩子更叛逆嗎?

孩子不合群有很多因素,最重要的是因為孩子沒有產生對幼兒園的歸屬感,不願意離開爸爸媽媽。孩子為了擺脫幼兒園,輕則像靜靜那樣拒絕接受幼兒園和幼兒園裡的事物,被動防禦,重則做出像八斤這樣過激的行為。由於缺少對幼兒園的歸屬感,孩子行為變得更叛逆。對孩子來說,缺乏歸屬感的表現有不適應集體生活,不喜歡與同伴交往,不願意在老師以及同伴面前表達自己的想法等。

孩子歸屬感的培養是孩子社會性發展的重要方面,歸屬感對孩子將來形成積極的社會和交往在這種交往中掌握到的與人交往的能力有著重要影響。孩子歸屬感的養成有利於幫助孩子在集體生活中形成安全感,信賴感,從而促進孩子身心健康發展。

缺少歸屬感的孩子更叛逆嗎?

研究人員顯示,缺乏歸屬感可能會增加一個人患抑鬱症的危險。如果在集體中沒有歸屬感的兒童,往往會形成壓抑,不安,自卑等不良情緒,而一個具有歸屬感的兒童則能愉快,自信地與人交往。培養兒童的歸屬感很有必要。

歸屬感不只是對生活環境的簡單認同,而是對環境的物質環境,心理環境及文化氛圍的綜合性確認。不只是在幼兒園,在家裡有的孩子也會因為各種原因而缺乏歸屬感。

缺少歸屬感的孩子更叛逆嗎?

當還擁有了健康良好的家庭“歸屬感”後,媽媽再和孩子圍繞“學習主題”進行溝通,孩子才會在媽媽的引導下主動而快樂地開始學習。每個人都有覺得自己強烈歸屬於某個地方,某個群體的需求,孩子也不例外。

中國有句古話是“黃金棍下出人才”,多少年來,這句話一直作為父母教育孩子的傳統法寶,然而父母要做到的是用心去了解孩子的心理,打孩子可能出現最大的弊端是孩子歸屬感的缺失或者轉移。

培養孩子的歸屬感,首先要培養他對自己家庭的認同感。

第一、家長要試著尋找機會多跟孩子交流,主動分享孩子感興趣的事情,然後孩子對家長產生認同心理。

第二、偶爾給孩子講講自己家族的故事,讓孩子瞭解自己與家長的淵源,對自己的家庭產生興趣。

缺少歸屬感的孩子更叛逆嗎?

其次,學校是孩子成長的重要場所,培養孩子對學校的認同感非常有必要。

第一、家長可以多支援孩子參加學校組織的一些社團大型活動,比如,義賣會,音樂會,讓孩子在學校中找到歸屬感。

第二、平時多留意孩子的言行,當發現孩子有太多的獨處時間時,建議讓孩子加入一些社會俱樂部,或者某個興趣團體,避免孩子出現“孤獨”的徵兆。

第三、老師對學生要做到尊重,讓每個孩子都覺得自己是班裡平等的一員,每個孩子都有機會參與班級事物。

最後,孩子最終要走向社會,培養孩子親近社會的態度顯得十分重要。父母應幫助孩子弄清,時尚和服裝何以會成為人們歸屬感的標誌,給孩子以經濟上的幫助,讓他“融入其中”,不能一直打壓孩子的跟風的追求,因為這恰好是孩子尋求歸屬感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