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古代窮書生進京趕考,所需鉅額盤纏怎麼解決?福利好到令人羨慕

科舉考試的出現打破了貴族對官位的壟斷和世襲,使得“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了古代讀書人的人生理想。科舉制是農耕文明所有文官選拔制度中最具公平性的制度,歐洲的啟蒙思想家伏爾泰也曾高度讚揚過科舉制度。古代的讀書人如果想透過科舉制進入仕途,就要透過童試、鄉試、會試和殿試。用一個不恰當但很形象的比喻來說,就好像是現代的小升初考試、中考、高考和公務員考試。

古代窮書生進京趕考,所需鉅額盤纏怎麼解決?福利好到令人羨慕

其中童試分為縣試、府試、院試三階段,分別相當於在今天的縣、市和省裡參加考試,總的來說離家不算太遠。通過了院試的讀書人就成為了秀才,一隻腳踏入了士大夫階層,也獲得了許多特權,比如:免除徭役、見縣官不跪、不可隨便施刑等。通過了童試的秀才就有資格參加更高階的鄉試了,考試地點在各地方上的州、府之中。因為鄉試一般在八月舉行,所以也稱“秋闈”。秋闈的主考官,就已經是由皇帝欽派的了。通過了鄉試的讀書人就成了舉人,初步具備了選官的資格,同時也有資格參加次年在帝都舉行的會試。

古代窮書生進京趕考,所需鉅額盤纏怎麼解決?福利好到令人羨慕

古代交通不發達,並且許多封建王朝大多幅員遼闊,全國各地的考生都前往帝都參加考試,一路上必定要耗費許多時日。這段時間內的衣食住行都要花費不少盤纏,出身寒門的“田舍郎”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呢?以離我們較近的明清兩代為例,帝都位於北京,河北等周邊地區的考生還相對較近,湖北、甘肅甚至廣東、海南的考生,那可真的是隔了“十萬八千里”了。毫無疑問,離北京越遠的考生,在路上花費的時間就越多,所需要的盤纏也就更多。

古代窮書生進京趕考,所需鉅額盤纏怎麼解決?福利好到令人羨慕

封建王朝的社會階級的劃分很明確:士、農、工、商,朝廷非常重視對士的保護。舉人是還沒有官職計程車,所以他們也可以享受到許多來自朝廷的福利。對於他們的盤纏問題,朝廷基本上是“報銷”的。比如清廷,會根據各省到北京的距離不同,對舉人們發放不同數額的路費。直隸也就是如今的河北,算是離北京最近的省了,每位舉人可以拿到大約4兩白銀。再遠一點的比如安徽省,舉人可以拿到20兩,而更遠的海南則可以達到30兩!

古代窮書生進京趕考,所需鉅額盤纏怎麼解決?福利好到令人羨慕

除了真金白銀,清廷還為舉人們提供了另一個很實在的福利:專車送達。近代史中有一個非常著名的事件——公車上書,這裡的“公車”不是如今意義上的公交車,而是朝廷分派給每一位舉人的專用馬車。只要是中了舉人,學子就可以在當地官府申請公車。為了區別於其他的馬車,公車會插上一面寫著“禮部會試”的小黃旗。一旦有了這面小黃旗,別說城門關卡不敢攔,就是土匪見了也不敢搶。搶了公車、傷了舉人,當地的縣太爺必然要來處理,否則自己也要受牽連。所以有點眼力見的土匪,基本上不願意搶公車。

古代窮書生進京趕考,所需鉅額盤纏怎麼解決?福利好到令人羨慕

公車有著“運鈔車”的安全性,也自然會發揮“運鈔車”的作用。一些地方上的商賈,非常願意支付給舉人一筆報酬,委託其為自己攜帶一些限制甚至禁止流通的貨物前往北京。換言之,古代的某些舉人,可以利用特殊的身份,將自己進京趕考的行程變現。畢竟一旦考不上,手裡頭多一點銀子也是好的。除了可以賺外快,讀書人還可能因為自己的舉人身份,吸引來一些地方豪紳的青睞。商賈雖然富有,但在官方的認可中,也只排第四等級。如果能夠將女兒嫁給舉人,自己的子孫飛黃騰達也不是不可能。

古代窮書生進京趕考,所需鉅額盤纏怎麼解決?福利好到令人羨慕

這樣一來,一旦某地出現尚未婚配的舉人,地方豪紳肯定是爭相巴結欲招為乘龍快婿的。如果接受好意,那即便會試失利,也能夠抱得美人歸併且一夜暴富。如果不接受,也能夠得到一筆資助,畢竟“買賣不成仁義在”。對地方豪紳而言,今天的一筆小小的投資,來日肯定是穩賺不賠的。所以古代的小說話本中,經常有在京城出入青樓酒肆、瓦舍勾欄的書生。只要是能夠考中舉人進京趕考的,不管是出身寒門還是豪門,都是不差錢的。出入這種高消費的地方都有財力,何況進京趕考的區區盤纏呢?

古代窮書生進京趕考,所需鉅額盤纏怎麼解決?福利好到令人羨慕

值得一提的是,古代對讀書人的待遇雖然好,但能夠有資格進京趕考的卻人少之又少。僅以清代為例,童生錄取率為2%。這是什麼概念呢?2018年,我國有17個省的985院校錄取率,連2%都不到!這麼看來,古代的童試難度就已經堪比今天的考985了。1898年12月18日,17歲的魯迅先生與堂叔周伯文、周仲翔、弟弟周作人一起參加了會稽縣試,結果名落孫山。童試中的區區一個縣試就如此困難,鄉試自然是難上加難了。范進中舉之後為何會極樂生悲瘋掉?刺激到他的可不僅僅是封建禮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