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古代東西方的爵位,為何都是“公、侯、伯、子、男”,是巧合嗎?

《禮記·王制》言:王者之制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伊麗莎白二世有以下頭銜:愛丁堡公爵夫人,梅里奧尼思伯爵夫人,格林威治男爵夫人,蘭開斯特公爵,馬恩島領主,諾曼底公爵,最高貴的嘉德勳章的元首,最尊敬的巴斯大十字勳章的元首……

於是很多人就想:為什麼中外都有“公、侯、伯、子、男”爵位,是巧合,還是借鑑?

其實都不是,僅僅只是英譯中的時候,直接對應了過來。

古代東西方的爵位,為何都是“公、侯、伯、子、男”,是巧合嗎?

中國的“公、侯、伯、子、男”

成書於唐朝杜佑之手的《通典》記載,從堯舜到夏朝置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但是大家都知道,夏朝之前的歷史史料基本沒有,有也還在土裡面,事情到底如何概不清楚。

西周春秋的時候才有了佐證,當時分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隸6階層,其中諸侯才會分“公、侯、伯、子、男”爵位。

戰國時期禮樂崩壞,基本不按這個制度走,都有了各自的發展變化。

古代東西方的爵位,為何都是“公、侯、伯、子、男”,是巧合嗎?

秦朝商鞅變法之後是:公士,上造,簪嫋,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長,右庶長,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上造,駟車庶長,大庶長,關內侯,徹侯。

漢朝在此基礎上增加了王爵,不過劉邦把王爵功臣殺了一波之後,這個爵位就只有皇族可以獲得了,到劉徹後爵位已經不值錢。

魏晉南北朝各國皆不相同,曹魏是九等:王、公、侯、伯、子、男、縣侯、鄉侯、關內侯,兩晉有十八級,南朝增郡王爵、藩王爵……

古代東西方的爵位,為何都是“公、侯、伯、子、男”,是巧合嗎?

唐、宋分:親王、嗣王、郡王、國公、郡公、縣公、郡侯、縣侯、縣男、縣子。基本是世襲罔替,後來是身死爵除。

元朝時王爵是隻有皇族和蒙古貴族可以擁有爵位,其他都是親王或者國王,別的爵位基本都瞎封,元朝的制度十分混亂。

明朝時初定五等,而且只能以戰功封爵,後來增設了王爵,只有皇族可以封,子、男形同虛設。

清朝時期又比較複雜,分宗室:(男子)親王、郡王、貝勒、貝子、公、將軍,(女子)固倫公主、和碩公主、郡主、縣主、鄉君、六品格格;分異姓功臣爵位,除五等之外,增設輕車都尉、騎都尉、雲騎尉、恩騎尉;分蒙古爵位:親王、郡王、貝勒、貝子、鎮國公、輔國公、札薩克臺吉等等。

古代東西方的爵位,為何都是“公、侯、伯、子、男”,是巧合嗎?

西方的“公、侯、伯、子、男”

因為西方各國的“公、侯、伯、子、男”各又不相同,所以這裡大概講一下英國的。

公元970年德國設立公爵爵位,英國引用,並且將之地位提高到僅次於國王或者親王的地步。

侯爵一開始並不怎麼受到重視,比奧福特被國王免去了該爵位,別人叫他去求國王恢復,他說:“應冷漠視之”。15世紀才被提級。

英國最早出現的爵位是伯爵,11—12世紀中葉之前又稱“方伯”。

子爵也是法國先開始的,後來被英國引用,地位在伯爵之下,但也要看被封的物件是誰,以個人整體實力來說,有時候子爵也不一定就低。

也是11世紀開始英國出現男爵,12世紀風靡英國,權力更高的會被稱為“大男爵”。

古代東西方的爵位,為何都是“公、侯、伯、子、男”,是巧合嗎?

每個爵位的服裝也有嚴格的界定,伯爵是深紅色絲絨外套,鑲有白色毛皮邊,軟帽上三條貂皮,冠冕上8個銀球。

男爵外套類似,不過貂皮成兩條,冠冕上只有6個銀球。

公爵因為一般來說都是軍功顯赫的統帥,4條貂皮,8枚紅色金葉片。

侯爵是三條半貂皮,4金葉、4圓球。

子爵兩條半貂皮,6個銀球。

基本上以這些為區分,能夠輕易看出來一個人的等級。

古代東西方的爵位,為何都是“公、侯、伯、子、男”,是巧合嗎?

英國的爵位並非固定不變,有軍功或者有政績,甚至僅僅是受到國王的寵愛,都可以升級或者領新的爵位,甚至也可以透過聯姻來獲得,這一點大家在西方的電影中應該領會過了。

他們的爵位也並非就真的只有“公、侯、伯、子、男”,也會像中國一樣有一些特殊的稱號,比如說“威爾士親王”。

也可以發現他們的爵位並不是一開始就制定好的,而是不斷完善起來的,跟中國一開始就直接確立好不一樣。

古代東西方的爵位,為何都是“公、侯、伯、子、男”,是巧合嗎?

中國的五等爵和西方五等爵的翻譯

公爵是Duke,本意為領袖;侯爵是Marquess,本意為諸侯;伯爵是Earl,本意是首領;子爵是Viscount,本意是副侍從;男爵是Baron,本意為戰士;

大公是Grand Duke;從男爵是Baronet;親王是Prince……

總之這種翻譯其實非常簡單粗暴,根本沒有辦法面面俱到,中國的五等爵位完全不足以表達西方的爵位制度,西方的五等爵位也不能表達中國的爵位制度。

所以翻譯才會是非常難的一件事,也是中國的文化遲遲不能在世界上大放異彩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