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李斯本可位比周公,只因三次違背底線,最終腰斬棄世令人嘆惋

歷史上出現過眾多人物,他們憑藉著自己的努力獲得至高無上的尊崇地位,但是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他們在這條路上遇到了很多的誘惑,為了鞏固自己的既得利益,開始做些違背原則底線的事情,最終一將成萬骨枯,自己的勳功偉業也蒙上汙點,結局令人嘆惋。

李斯本可位比周公,只因三次違背底線,最終腰斬棄世令人嘆惋

我們所熟知的秦朝宰相李斯就是這樣一個人物。他確實有濟世之才,也有報國之志。在他的帶領下,可以說這樣一個人物,他本可以憑藉他的豐功偉業與周公,召公比肩。但是他做出的三次違背底線的事情,讓他的英名受損,最終,他畢生所服務的秦王朝將他腰斬棄市。那麼他所做出的這三件事究竟是什麼呢?

李斯本可位比周公,只因三次違背底線,最終腰斬棄世令人嘆惋

第一、嫉賢妒能,殺害同門韓非。

李斯和韓非同為荀子的學生。荀子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人。但是他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儒家,他更傾向於法。李斯和韓非子一直沿著荀子的道路走下去。韓非則更是根據荀子思想,進一步發展成了法家思想,成為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韓非子天生口吃,但極富有才華。

秦始皇曾經非常想要見他。他曾經說過:“嗟乎!寡人得見此人與之遊,死不恨矣。”由此秦始皇對他多麼的敬重。但這也引起了李斯的嫉妒。再加上兩人的政見相左,李斯認為應該討伐韓國。但身為韓國人的韓非子認為不妥。於是李斯告訴秦始皇,韓非子投靠他另有目的。加上秦始皇雖然敬重他的才華,但是並不是完全重用。因此將韓非投入獄中,李斯更是趁機下毒手,用毒藥害死了韓非。

李斯本可位比周公,只因三次違背底線,最終腰斬棄世令人嘆惋

第二、秘不發喪,聽從趙高的奸計

客觀來講,李斯對於秦王朝的作用很大。但是他的作用隨著秦始皇的駕崩到達了一個頂點。之後他就一錯再錯。而導致他犯錯誤的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聽從了趙高的奸計。就一開始李斯其實還是有一定的辨別能力。並沒有中趙高的圈套。趙高用攻心術,來讓李斯看清,如果扶蘇上位,那麼自己也很難再像以前一樣身居高位。

李斯說,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一切聽從天命無從選擇。 他認為作為人臣就必須盡守職責。自己不可以辜負皇上。但是,在趙高持續的攻心上,他終於開始動搖。最終屈服於自己的利益。選擇和趙高胡亥站在一條線上。修改遺詔。導致了扶蘇自殺,將軍蒙恬賜死及秦王朝迅速滅亡。

李斯本可位比周公,只因三次違背底線,最終腰斬棄世令人嘆惋

第三、阿諛奉承,為求榮提出了督責之術

如果胡亥上位後,李斯可以盡忠職守的為他謀劃。提供治國良策和建議。他的人生還可以挽回。但是一錯再錯,他在這個階段內放棄了作為人臣應該有的道義和職責,並且在這個時候天下大亂,陳勝吳廣以及六國貴族也乘機發動起義,秦朝的統治搖搖欲墜。

而李斯卻始終沒有辦法拿出平天下的好辦法。所以只能求胡亥歡心,進一步的對百姓進行重刑厚斂。趙高也在結束和李斯的合作之後,將其放到了自己的對立面。挑撥離間使李斯失寵。將其關入獄中。

李斯本可位比周公,只因三次違背底線,最終腰斬棄世令人嘆惋

在赴刑場之前,李斯對他的孩子說:“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但時光不可逆,一代權臣就這樣走向了人生的終點。在他年輕的時候也是一位壯志男兒。他曾對自己的老師荀子說過,沒有比地位卑賤更大的恥辱,沒有比貧困更大的悲哀。他身負帝王之學,所以審時度勢,認為秦國最有希望成就帝業,他確實做到了,但只可惜權利矇蔽了他的雙眼。他也一手毀掉了自己曾經親手打造的這個國家。最終處以腰斬,夷及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