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鄧州歷史,曾六次被作為遷都物件

鄧州,古稱“穰”,位於河南省西南部,南陽盆地中部偏西,東連新野和唐河縣,西南接湖北省老河口市和丹江口市,北與內鄉縣為鄰,南北長69km,東西寬67km,總面積約為2369平米千米。

鄧州市地處古“南襄隘道”西側,是古時“商山-武關道”的必經之路,也是“宛鄂驛道”的聯絡點,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從而使之成為中原重鎮。

鄧州歷史,曾六次被作為遷都物件

鄧州在夏、商、西周和春秋早期是諸侯國鄧國國都所在地,楚文王十二年鄧為楚所滅,楚置“穰邑”,後屬韓,仍為“穰邑”;秦朝置南陽郡,鄧州隸屬之,領三縣;南北朝時期,將荊州治遷至鄧州,成為其在歷史上最顯著的時期。

隋唐期間,曾三次置“以鄧州為中心的南陽郡”;五代曾先後置“宣華軍節度”和“武勝軍節度”於此,是南陽盆地的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中心;兩宋時期,鄧州曾分屬金和宋,最終屬金南京路,州治於穰,轄三縣;元初,鄧州屬襄陽府,後屬南陽府,州治於穰;明清時期,鄧州屬河南布政使司南陽府,雍正時設散州不領縣;民國時期,鄧州稱鄧縣,直至解放後;1988年,鄧州為省級直管縣級市。

鄧州城市建設可追溯於春秋戰國時期的古穰城。古穰城城址位於現內城東南角,單層城牆。 後鄧州城池在古穰城基礎上擴建,至元代已有內外二城,在元末王權大戰中摧毀,於明初重新修建。內城以古代穰城城址為基礎而建,磚築。

鄧州歷史,曾六次被作為遷都物件

明崇禎十年流寇破壞,鄧州城郭瘡痍之地,外城不能守,而集中力量修內城。康熙年間,內城磚石毀,知州趙德修繕之,“由東而南而西,共計三百六十八丈”,近數十年內無征戰,故城將完好無缺。

清乾隆年間,“今鄧之外城雖稍頹廢,內城固屹然也”。 明初至清雍正年間,鄧州領三縣,為區域中心,雍正始為散州不領縣,此間鄧州城舟車船馬繁祿,商品交易繁盛。在民國時期,戰亂頻繁,鄧州古城城牆被夷為平地,之後一直未重建,鄧州古城從此成為“無牆之城”,今鄧州只在百花洲處有些許城牆遺址。 ?

自古以來,南陽盆地是兵家必爭之地,執政者在此地區長期駐守防禦軍隊,用來鞏固政權,因此官兵在這一地區的發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非戰的平常時期官兵如同平民,入戶擁有戶籍,進行屯田和日常防禦工作,而在戰爭混亂時期官兵履行軍人的職責,進行征戰,保衛領土。

鄧州歷史,曾六次被作為遷都物件

史志記載,明初南陽地區設立有南陽衛、鄧州守禦前千戶所、唐縣守禦右千戶所、永樂年間設定的南陽中護衛(唐府中護衛),而據《南陽府志·王莊軍屯》中有關於軍屯分佈的記載:鄧州有南陽衛屯田12處。鄧州城中有韓營、劉家營、閆營和楊營等軍營駐地,他們與平民共同生活,形成“兵民混居”的居住模式。

歷史上曾有六位皇帝想遷都鄧州。

永熙二年,高歡作為大丞相控制北魏朝政,元修因不滿高歡專政,與其決裂,高歡帶兵從晉陽南下,將入洛陽。元修為避開高歡,接近荊州刺史賀拔勝,考慮遷都鄧州穰城。但散騎侍郎柳慶勸元修遷都長安,權衡利弊後,孝武帝最終決定遷都長安,依附於宇文泰。

武德七年,突厥舉國從原州連營南下,所到之處都極震恐。唐高祖李淵擔心守不住長安,於是有了遷都鄧州的打算,一眾大臣均贊成遷都。不過這次受到了李世民的反對。

鄧州歷史,曾六次被作為遷都物件

唐昭宗繼位時,大唐趨於分崩離析。唐昭宗困守於長安城中,很多割據的軍閥,都想讓唐昭宗遷到自己的地盤上。不過,唐昭宗有自己的想法,欲遷都到襄陽、鄧州一帶。由於朱溫的牽制而未能實現。

靖康元年一月,金兵逼近,時任北宋宰相的白時中、李邦彥等人,立主割地議和,同時謀劃奉皇帝之命出逃襄、鄧,以避開金人的攻勢,遭到力主抗金的李綱竭力阻止。

北宋滅亡後,康王趙構於應天府建立南宋,迫於形勢,一度啟用曾被貶的李綱為尚書右僕射兼中書郎李綱。金兵逼近應天府時,高宗欲遷都以避開金軍,李綱力勸宋高宗趙構遷都到鄧州一帶。

鄧州歷史,曾六次被作為遷都物件

但李綱所提之議,卻遭到政見不同的黃潛善、汪伯彥等人的極力反對,高宗最後採納了黃潛善等人的建議,後於建炎四年,遷都臨安。

天興元年,蒙古軍圍攻金國都城開封,金軍堅守將近一年,丞相賽不和右司郎中白華等人主張入鄧州。同年十二月,金哀宗逃離開封,遷都歸德。次年六月,因歸德形勢惡化,金哀宗又逃往蔡州。但蔡州易攻難守,金哀宗才覺得遷都鄧州好,但機會已經錯失。

鄧州在古代具有極高的戰略地位,以至於曾被多次選為遷都的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