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一份賀表12個字,都是好詞句,朱元璋偏說是罵他和尚、禿子、賊

有一天,朱元璋看著一份賀表,眼神越發寒冷。這份賀表中有這樣一句:“光天之下,天生聖人,為世所則”,這明眼人一看就是歌功頌德的好話,可是朱元璋卻讀出不一樣的味道來,他跟左右幽幽說道:“生者僧也,這是罵我當過和尚;光是剃髮,罵我是禿子;則與賊音近,這是罵我當過賊!”

這份賀表是杭州府學教授徐一夔所呈,為這幾句體面話,不知怎樣地絞盡腦汁才寫出來,結果在朱元璋的眼裡,這幾句話卻成了對映他未稱帝時的不光彩過往。

在朱元璋看來,這是變著法得罵他,12個字,三個停頓,罵了他三次,這種操作,連朱元璋自己都懷疑是自己多慮了。

也許正因為這個原因,朱元璋認為徐一夔這三句話,只是巧合,並不是他本意,才算饒了徐一夔一命。

當年還叫朱重八的大明天子,實在是生活艱難,家裡人都死了之後,只得在皇覺寺出家當了個小沙彌。

又偏偏生逢亂世,當個和尚都不得清淨,本來只想在寺廟裡混口飯吃,卻因寺廟裡也沒有多少存糧,又不得不從廟裡的一個做雜役的小沙彌,變成了一個雲遊四方,破衣爛帽的遊方僧。

要不是元軍放火燒了皇覺寺,遊方回來的朱重八,可能還會繼續當他的和尚,也就不會走上參加紅巾軍的道路。

後來隨著軍功累累,朱重八取了官名,改名朱元璋,就正式和過往的歲月揮手作別。

可是那些事畢竟是曾經發生過的,不是說揮揮手,就能如雲彩被風吹散一般消失不見。

所以,雖然已經成就大業,登基為帝,建立大明朱姓王朝,但是在朱元璋心裡,過去的陰影一直存在,揮之不去。

所以,朱元璋在文字細節和他的出身上,設定了諸多禁忌,幾乎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

朱元璋忌諱人說他當過和尚,所以“光”、“禿”、“僧”等跟和尚有關的字眼,在他這裡都是犯忌諱的詞,動輒就是“天子一怒,身首異處”的結局。

上面所說姓徐的那位,能把這幾個字都佔全了還能全身而退,也算是個另類。

除了這些犯忌諱的文字,還有一件事,也可以看出朱元璋對於過往出身的忌諱程度。

現存世的“洪武”銅錢,背面鑄刻的是一個頭戴斗笠的放牛娃,騎在牛背上吹笛子。

那牛拖著尾巴悠然前行,牧童天真可愛,栩栩如生,童趣非常。

但當年設計和鑄造這種銅錢的人,被朱元璋認為是揭了他當過放牛娃和行腳僧的老底,結果龍顏大怒而被殺。

除了不讓別人揭露他的出身,為了抬高自己的身價,朱元璋還想方設法想跟歷史上姓朱的顯貴家族攀上關係。

他曾經想要認朱熹為先人,奈何兩人間隔時間太短,朱熹的後代還活得好好的,硬要攀親容易露餡,這才作罷。

所以,朱元璋當了皇帝之後,他可以自稱“朕本淮右布衣”,但是誰要是敢說他是“布衣”出身,可就大大不妙了。

當然,朱元璋的出身和他一生的經歷,使他能感同身受民間疾苦,尤其對貪官汙吏,深惡痛絕,同時自己又生活簡樸,嚴於律己。

朱元璋住的皇宮,不要雕樑畫棟,也沒有奇花異草,反而在空地裡,種著不少瓜果蔬菜,作為一日三餐食用。

每逢地方上遇到特大災害,朱元璋還要求子孫們吃一頓麥飯和野菜,以表與民同甘共苦之態度。

朱元璋不但在飲食上力求簡單,當皇帝這一輩子不愛看戲,也不愛聽曲,更沒有酣酒夜飲的習慣,就一個愛好是下棋,這也是常年軍旅生涯培養的,為了能在繁重的腦力勞動之餘,適度調節。

無論如何,朱洪武作為明朝開國之君,論勤於政事,在歷史上的皇帝群裡,是數一數二的存在,妥妥的“工作狂”。

他加強皇權,嚴懲貪官汙吏,使遭受元末戰亂紛爭的百姓,終於得到了喘息的機會。

就是不知道,老朱在稱帝后,大肆屠戮功臣,其中一個原因是否跟他們知道他太多不可言說的底細有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