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洛陽”還是“雒陽”:一個令歷代學者們爭論不休的複雜問題!

“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

北宋名臣司馬光的這句感慨,道出了千年古都洛陽的歷史滄桑和分量。

在一些歷史文獻中,我們常常看到“洛陽”寫成了“雒陽”,許多人以為“雒”是“洛”的繁體字,這是一個極大的誤解。

其實,關於“洛”和“雒”,乃是一樁著名的學術公案,歷代學者為之爭論不休,其中涉及的問題頗為複雜。

(洛陽因地處洛水之陽而得名,洛書則出於洛水,即所謂“洛出書”。)

為什麼古書中有的寫作“洛”,有的又寫作“雒”呢?

早在三國曹魏時期,史學家魚豢在《魏略》中便對這個問題作出瞭解釋。

他認為,“洛”字又作“雒”字,系與歷代王朝篤信的“五德終始說”有關。

“五德終始說”源於陰陽五行思想。“五德”指五行木、火、土、金、水所代表的五種德性;“終始”指“五德”週而復始的迴圈運轉。

這是一種解釋王朝更替和歷史變遷的理論。

根據該理論,漢光武帝劉秀建立東漢後,以漢屬火德(故稱“炎漢”),因為火忌水(按五行相剋,水克火),所以把“洛”字去掉“水”,而加上“隹”,變成了“雒”字。

到魏文帝曹丕代漢稱帝,以魏屬土德,因為水土相宜,“水得土而流,土得水而柔”,所以又恢復了帶“水”的“洛”字。

對於魚豢的說法,歷代學者們意見不一。有贊同其說者,也有反對其說者。

反對者的理由,一是以東漢以前的文獻中已出現“雒”字,如《左傳》、《史記》等中已用“雒”字,來證明漢光武帝將“洛”字去“水”加“隹”變“雒”字之說,並不成立。

二是辨析漢代並非火德,故無須改“洛”為“雒”。

若依魚豢的說法,漢高祖劉邦定都長安(今西安),卻沒有改“涇水”和“渭水”之名,為何漢光武帝定都洛陽,就一定要改“洛水”之名?

而且,漢朝的“漢”字就帶“水”,如果那麼怕水,漢高祖當初為什麼要定國號為“漢”?

不過,這些質疑看似有理,卻也並非無懈可擊。首先,東漢以前的文獻經過後世傳抄,已不完全是其本來面目,以此來證偽魚豢之說,是有瑕疵的。

其次,漢高祖劉邦時尚無強烈的“五德終始說”氛圍,所以並不忌諱國號或國都河名中帶“水”,這與東漢時的情況不可相提並論。

他從實際的地理情況切入——古代“洛水”或“雒水”有兩條:一條是北洛河,位於今陝西境內,是渭河的一級支流;一條是南洛河,發源於陝西,流經河南洛陽,在鞏義注入黃河,因伊河為其重要支流,亦稱伊洛河。

透過考據,段氏認為:“古豫州之水作‘雒’字,雍州之水作‘洛’字,載於經典者畫然。漢四百年未嘗淆亂,至魏而始亂之。”(《伊洛字古不作“洛”考》)

也就是說,段氏認為,在古代經典中,北洛河(雍州之水)用“洛”字,南洛河(豫州之水)用“雒”字,兩條水流用字劃然有別。

如《淮南子·墬形訓》雲:“洛出獵山”,這是指北洛河;又云“雒出熊耳”,這是指南洛河。

只是從曹魏開始,兩個字才被混淆,以至後世越用越亂。

按照此說,則“洛陽”、“洛書”都是後來誤用的結果,原本應該是“雒陽”、“雒書”才對。

然而,正如有學者所指出,段氏此說也並不牢靠,因為在曹魏之前的歷史文獻中反證很多。

如《史記》中用“洛邑”有七次,《左傳》中則“成周洛陽”、“雒邑”並用。

至東漢光武帝以火德承運,忌國號“漢”和國都“洛陽”之水太盛,遂用其通假異體之“雒”字,所以東漢石經、碑刻多寫作“雒”字。

至魏文帝以土德繼統,出於克漢興魏之意,即以水克炎漢之火、而與魏之土相宜,遂下詔復改“雒”為“洛”。

這些複雜情況,終於導致歷史文獻中“洛”、“雒”兩字相混而淆亂難理。

歡迎留言發表高見!

-完-

【如果你覺得不錯,歡迎點贊和關注我們,碼字不易,謝謝支援!】

“洛陽”還是“雒陽”:一個令歷代學者們爭論不休的複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