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秦朝滅亡的可惜之處,如果扶蘇當了皇帝,能改變局面嗎?

說到秦朝的覆滅,那麼就一定繞不過扶蘇,一則假聖旨就讓扶蘇選擇了死亡。在讀《史記》看到這裡的時候難免奇怪,扶蘇身邊有著蒙恬,還有十萬戍邊大軍,為什麼扶蘇不做任何的反抗,就坦然接受了死亡呢?實際上這背後不合理的事情還有很多,趙高是內侍官,但在內廷之中還有一個重要的人物,那就是蒙毅。而且僅憑趙高和李斯兩個人,為什麼就能假傳聖旨,而使得全朝無人提出質疑呢?

秦朝滅亡的可惜之處,如果扶蘇當了皇帝,能改變局面嗎?

扶蘇

這一切還要從扶蘇開始說起,秦漢史研究大家李開元先生提出了一個觀點,那就是考證了扶蘇的身份問題,也就是扶蘇和楚國貴族的關係。在秦國時期,楚國一直是懸在秦國頭上的一把刀。早在羋八子時期,也就是宣太后時期就是來自楚國,而之後承接羋八子的則是華陽夫人。而秦始皇能夠走上王位,在於華陽夫人收嬴異人為子,最後才得以繼承大統,順利地過渡到了秦始皇的手裡。

秦朝滅亡的可惜之處,如果扶蘇當了皇帝,能改變局面嗎?

扶蘇

所以秦始皇在主政之前的形勢其實很複雜,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在這之前嬴政所面對的有三股勢力,第一個是呂不韋,第二個則是嫪毐,最後也是最有影響力的則是楚國外戚。為什麼說楚國外戚的影響力最大呢?羋八子能夠壓著秦昭襄王長達六十年,華陽夫人能左右秦國立嗣的大權,而在嬴政時期,討伐嫪毐的還是楚國外戚昌平君。

秦朝滅亡的可惜之處,如果扶蘇當了皇帝,能改變局面嗎?

宣太后

所以李開元先生認為扶蘇的母親很可能是來自楚國的公主,這一觀點我也是認同的,首先是嬴政在大婚之時沒有辦法自主決定,其次在史料中幾乎找不到秦始皇妻妾的記載。很顯然這是被有意抹去的,或者說是秦始皇不願讓人看到的一面,這一點類似漢朝時期的外戚呂氏一族,呂雉的哥哥呂產位高權重,卻在史料當中只能找到隻言片語。

解釋完了扶蘇的身份問題之後,就能理解秦始皇和扶蘇之間的不合。楚國外戚在華陽夫人去世之後,幾乎斷絕,而能繼續拉起外戚大旗的只有扶蘇一個人。所以秦始皇對扶蘇是又愛又恨,在能力上扶蘇足以繼承大統,而且扶蘇崇尚儒學,建議修生養息文治天下。但秦始皇確定了扶蘇的繼承權,則意味著巨大的帝國和資源都要交給扶蘇,而且扶蘇和蒙恬、蒙毅的關係最好,對內有蒙毅作為接應,對外則有蒙恬大軍,所以扶蘇班底和支援度上都很高。

秦朝滅亡的可惜之處,如果扶蘇當了皇帝,能改變局面嗎?

秦始皇

但秦始皇一生都在想著辦法抓權,即使是扶蘇是一個仁孝君子,也無法掩蓋秦始皇對權力失去的恐慌。所以秦始皇在立儲的事情是也是猶豫不決,以至於拖到了自己去世之前才做出決定。也就是說秦始皇擔心生前就確定了扶蘇的太子位置,會尾大不掉,所以到了去世前才確定立儲,這一期間秦始皇的猶豫使得秦始皇採取了延誤決策的策略。

秦朝滅亡的可惜之處,如果扶蘇當了皇帝,能改變局面嗎?

趙高

那麼為什麼趙高等人篡權無人反對呢?這還要從內部的政治結構說起。秦國的楚國外戚一直是秦始皇所忌憚的一股勢力,為了在生前削弱楚國外戚的影響力,秦始皇將扶蘇派往戍邊,但這一舉動很奇怪,第一秦始皇派扶蘇戍邊是去監察蒙恬大軍,這說明扶蘇不是以罪人身份前往,而是監軍,第二秦始皇將軍隊交給扶蘇,說明秦始皇沒有殺扶蘇之心,秦始皇要的只是拖延時間,消除扶蘇對自己的影響。

秦朝滅亡的可惜之處,如果扶蘇當了皇帝,能改變局面嗎?

扶蘇

但是這一切在秦始皇的班底看來,就是對扶蘇的打壓,也算是對扶蘇繼承權的否定。另外在秦始皇時期採取了郡縣制,意味著貴族統治轉為官僚統治,身處朝廷的官員們,會願意楚國系外戚再一次掌權嗎?這也就是朝臣和李斯之間的默契,也是李斯假傳聖旨卻不被反對的原因。而這也就解釋了扶蘇為什麼一看到聖旨都不做懷疑,便選擇了自殺。原因是扶蘇認為自己本身就不被父親所接納,一直都是父親的心頭大患,現在棄自己而選胡亥也是情理之中。

秦朝滅亡的可惜之處,如果扶蘇當了皇帝,能改變局面嗎?

蒙恬

那麼秦始皇有沒有打算想要選擇扶蘇為繼承人呢?扶蘇曾說“天下初定,遠方黔首未集”,這裡的黔首說的是百姓,而集則是說安定之意思。扶蘇的話說的是天下初定,遠方的百姓還沒有全部安定下來,這也是擺在秦始皇面前的現實問題,秦始皇知道軍事帝國的持續性不久遠,早晚也是需要面對文治轉化的過程,而且在秦始皇晚年時也有過轉變的心思,所以秦始皇想要立扶蘇是有很大可能性的。那麼扶蘇能不能扭轉頹勢呢?有一句話是李斯有怨於天下,這實際上是因為李斯倡導的全國實行郡縣制得罪了貴族利益,分封不存在則無領主,貴族也成為了擱淺之物。

這時候扶蘇恰好就是消滅這一短板的關鍵人物,即是楚系貴族的領頭人物,又是倡導文治的人物,所以扶蘇能夠緩解秦國內部的矛盾。我也認為扶蘇有機會挽救秦朝,不至於讓秦朝二世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