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劉備攻吳,發動夷陵之戰,魏國為何沒有趁機進攻其中一方?

關羽張飛接連殞命,矛頭直指孫吳!劉備為報此仇,一意孤行討伐東吳,發動夷陵之戰,兵敗退到白帝城,不久身死!損兵折將!

劉備攻吳,發動夷陵之戰,魏國為何沒有趁機進攻其中一方?

劉備攻吳,發動夷陵之戰,魏國為何沒有趁機進攻其中一方?

劉備發動夷陵之戰前後,魏國和吳國是怎麼考量的,魏國為何沒有趁機攻打吳國或者蜀國呢?蜀國有沒有防備魏國呢?

劉備攻吳,發動夷陵之戰,魏國為何沒有趁機進攻其中一方?

吳國孫權知道自己理虧,得知劉備發兵攻打自己後,立馬派人道歉求和,被劉備拒絕。無奈之下,吳國只好應戰並做了兩手準備。第一,為了防止曹魏趁機 偷襲東吳,孫權只好向曹丕稱臣,將俘虜的于禁等曹魏將領釋放,並希望得到魏國援助,哪怕不援助也至少別偷襲我吧。第二,組織東吳各方積極備戰,此時大都督呂蒙已死,孫權任命陸遜為新任大都督迎戰劉備。

劉備攻吳,發動夷陵之戰,魏國為何沒有趁機進攻其中一方?

面對劉備打孫權,魏國曹丕作為吃瓜群眾可不僅僅是吃瓜而已。看到孫權上書稱臣,魏國大臣喜於言表,曹丕也是高興不已。然而大臣劉曄認為孫權稱臣只不過是緩兵之計,應該發兵攻打吳國,現在是滅掉孫吳的最好時機,蜀國從西面打,我們從北面打,要不了十天,吳國必將滅亡。如果真這麼打,孫吳肯定是扛不住的,滅掉吳國後再滅蜀國,曹魏可能提前統一了。此時的魏文帝曹丕呢,對大臣說:“人家孫吳向我稱臣,我卻趁機偷襲他,有反道義,這不好吧?如果非要打,還是打蜀國吧,反正先滅誰都一樣”。劉曄一聽急忙反對說“我們離吳國中心近啊,離蜀國太遠,不能捨近求遠吧,況且劉備如果知道我們打他,肯定會及時退兵回救的”。可曹丕最終沒有采納劉曄的建議,還是堅持認為不應該攻打稱臣的人,否則顯得沒有道義,並封孫權為吳王!曹丕真乃書生意氣,失去滅吳機會!而吳國也可以全力迎戰蜀國了。

劉備攻吳,發動夷陵之戰,魏國為何沒有趁機進攻其中一方?

蜀國伐吳的夷陵之戰結局大家應該都知道了。劉備連營七百里被陸遜火攻,傷亡慘重,退到白帝城,不久身死!監視曹魏動向的大將黃權因後路被東吳切斷而投降曹魏,馬良在撤退時也被吳國將領步騭截殺。可謂損兵折將,如果不是趙雲援軍抵達,外加曹魏對東吳虎視眈眈,陸遜可能會繼續追擊蜀軍,那樣劉備大軍損失可能更大!

劉備攻吳,發動夷陵之戰,魏國為何沒有趁機進攻其中一方?

劉備伐吳敗的這麼慘,也是軍事生涯中的恥辱了,連曹丕都說劉備不懂軍事,哎,被怨氣衝昏了頭腦!不聽任何人勸阻終有此敗!魏國也失去了滅吳的最佳時機,夷陵之戰結束不久,曹魏又想攻打東吳,被大都督陸遜挫敗,孫權可謂最大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