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故宮中“珍妃之印”的原主人到底是誰?一年之內兩次被盜賊惦記

故宮中“珍妃之印”的原主人到底是誰?一年之內兩次被盜賊惦記

在故宮博物院中的珍寶閣館中,有一件文物雖然小,卻非常引人注目,它就是著名的珍妃之印。它的印臺是方形,邊長為11釐米,高為3釐米。印紐呈龜形,而頭部和尾部卻又是龍的樣子。它的底部漢文以玉筋篆書寫著“珍妃之印”,另外還有對應的滿文。

這件印章的名字一出,絕大部分讀者都會想到它的原主人是光緒的寵妃珍妃。珍妃名氣很大,無疑為這件文物增光增彩,然而文物界在此之前卻提出過異議。

故宮中“珍妃之印”的原主人到底是誰?一年之內兩次被盜賊惦記

首先,清廷后妃的封號,並不是獨一無二的,有清一朝就有兩個珍妃。除去我們熟知的光緒珍妃外,道光皇帝也有個珍妃。更為關鍵的是,這件小小的方印,重達13。6斤,雖然不是純金,但毫無疑問也是金印。

光緒珍妃用金印,有什麼問題,導致專家有疑惑嗎?原因也很簡單,在清廷檔案中明確記載,後宮女子封妃,就應該賜予金印金冊。但是,在咸豐時,慈禧晉封為懿貴妃時,咸豐帝就曾經作出改革,採用鍍金銀印。他的諭旨明確記載:

凡皇貴妃、貴妃、妃之冊封時、其寶、冊,均改用銀鍍金。

故宮中“珍妃之印”的原主人到底是誰?一年之內兩次被盜賊惦記

也就是說,慈禧之後所有的貴妃,被賜予的都應該是銀鍍金的印章,當然也包括了光緒珍妃。故宮的“珍妃之印”顯然不是銀的,所以應該是道光那位珍妃的。

這個說法本來很有市場,然而,還是有人又在第一歷史檔案館的檔案中找到了答案:

道光六年十一月二十二日,總管內務府大臣英和、禧恩、穆賬阿,面奉諭旨,所有廣儲司存貯冊封珍妃金印、金冊,著交造辦處鎔化,欽此。於是十二月二十二日奉堂諭,現在鎔化得五成金印重二百五十五兩二錢,七成金冊重一百四十六兩六七錢,著交錢糧庫存貯,特諭。

故宮中“珍妃之印”的原主人到底是誰?一年之內兩次被盜賊惦記

這裡的記載並不複雜,說的是在道光六年時,內務府就將道光珍妃金冊、金印熔化了,並且交給錢糧庫存貯。他們為什麼這麼做?這是因為在道光六年一月是,珍妃就被降為了珍嬪,所以她擁有的金印金冊都應該按規定交還處理。此後,道光珍嬪並沒有復位的記載,有理由相信,她的金印是不存在了的。

因此,這枚金印只有可能是光緒珍妃所有。至於說為什麼重量不符,眾說紛紜。有人認為是因為光緒對珍妃一往情深,瞞著慈禧命人破例打造了金印,有人認為是因為珍妃的死,慈禧負有責任,這枚印章是後來製作的,也算告慰死者之靈。

故宮中“珍妃之印”的原主人到底是誰?一年之內兩次被盜賊惦記

不管是什麼原因,這枚印章因為女主人的名氣,跟著也沾光,它也是清宮留存至今的貴妃金印,異常珍貴。然而,人怕出名豬怕壯,文物名頭太大,也容易被人惦記。在40年前的1980年,就有兩個盜賊在一年之內分別打了它的主意。

當年2月1日上午,有個叫做陳銀華的年輕人溜達到珍寶閣,一眼看中這枚金印。在下午3點多時,他趁著工作人員打掃衛生的機會,潛入珍寶館門外東南的廁所裡。等到晚上六點時,他用早已準備的工具撬開展櫃,取出“珍妃之印”。

當時雖然沒有監控攝像頭,但聲控報警器還是尖銳地響了起來。儘管陳銀華早已踩點,但他攜帶十多斤重的金印行動並不方便,最後被趕來的警察擒獲,後來被判處了無期徒刑。

故宮中“珍妃之印”的原主人到底是誰?一年之內兩次被盜賊惦記

這件事情鬧得很大,舉國皆知,按道理來說應該起到了震懾作用,但盜賊的心理素質還不是一般的強。僅僅半年不到,有一名叫做韓吉林的又盯上了這枚金印。當時,他也學著陳銀華的方式,找到了僻靜處等待天黑。故宮閉館後,他衝進去偷金印時,剛剛砸開養性殿玻璃門,就被聞訊而來的警衛人員抓獲。陳銀華好歹還帶著金印跑了幾步,韓吉林卻摸都沒有摸到金印。三個月後,他被判處死刑。

其實,在八十年代,隨著文物意識的提高以及博物館本身防範能力有限,各地都發生過多起文物被盜案。隨著現代化的手段提高,這種情況也幾乎絕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