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當醫美整形內捲到耳朵:為什麼說“精緻感”正在慢慢毀掉你的生活?

最近一個好朋友跟我說,工作需要做了一個新的醫美專案,讓我看看她有什麼不一樣。我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實在沒看出區別。她告訴我:“我自己都很無語,我做了耳朵,保證從正面看我的耳朵‘露出的程度’剛剛好,顯得臉小精緻。” 我發自內心地說:“真是辛苦了。”

湊巧的是,後臺收到一個女生的留言,她說:“KY君,我是一個農村的孩子。我們那裡真的很窮,父母都是務農的。我聽父母的話,很辛苦地讀書,終於考上了一家985大學。本來我是父母和全村人的驕傲,沒想到來到大學以後,我真的真的真的太自卑了。

身邊的女孩子都懂很多,她們會畫漂亮的妝,會搭配,會在宿舍裡用手膜足膜保養自己。和她們在一起,我連醜小鴨都算不上。她們跟我說,沒有醜女人只有懶女人。可我沒有時間,我課餘要賺生活費,在餐廳打工還要做家教。晚上下班以後我也想再運動一下,可是真的好累,我沒有毅力。我感覺自己的自尊已經跌到谷底了,覺得自己真的好差勁。”

看到這樣的留言,真是長長的一聲嘆息。

繼“減肥”之後,

“精緻”

變成了年輕女孩子的另一個普世標準。比起漂不漂亮,精緻與否被認為是“可以透過努力達到”“代表了一種認真生活的態度”“表現了女生對自己高自我要求和優秀”“追求精緻是上進和變成更好的自己的表現”。

當醫美整形內捲到耳朵:為什麼說“精緻感”正在慢慢毀掉你的生活?

因此

精緻就被賦予了一種道德內涵。彷彿不這樣做的女生,意味著對自我和生活的態度草率,對自我的要求低。

當醫美整形內捲到耳朵:為什麼說“精緻感”正在慢慢毀掉你的生活?

當醫美整形內捲到耳朵:為什麼說“精緻感”正在慢慢毀掉你的生活?

(截圖內容來源於網路)

的確,保持精緻的狀態生活需要很高的毅力——如果在網上搜索一下精緻生活,你會看到“精緻女生必備的生活好物”“精緻生活的101種習慣”等,這些內容詳細地為“精緻生活”設定了行為規範,包括定期維護好頭髮、美甲、面板、搭配、體態,每天做早飯、泡腳,定期拍藝術照、學會精緻拍照和p圖等等。

倘若女性真的要做到這些事,除了付出足夠的金錢,還必須付出大量的精力,並在每一天都持續努力。

因此,

比起漂不漂亮,精緻與否更容易引起內卷

。一部分女生因為自己真實的需要變得精緻,她們是那些真的喜歡和享受這一系列生活方式的人;而

另一部分女生則因為消費社會為“精緻”賦予的道德含義,不得不迎合這種行為規範,以避免遭到來自他人或者自我的道德批判。

當醫美整形內捲到耳朵:為什麼說“精緻感”正在慢慢毀掉你的生活?

精緻一定是不好的嗎?也不盡然。

如果一個人,剛好擁有足夠的錢和時間,喜歡“精緻”的生活方式,在這個過程中感受到的是對自己的照顧和關懷,並不是為了追求外界對自己的看法——這種出於自身需求和喜好的行為,是健康而積極的。

在這個自我照顧的過程中,我們體會到的自我與自我的關係,是自己肯定自己的需求,自己付出努力維護自己的感受等。

但做到這一點是難的。很多人對於精緻的追求,都已經無關於自己的需求,甚至有害於自己的需求。前段時間我辦婚禮,兩場婚禮結束,我做的第一件事情是:把新娘甲剪掉。

婚禮前,我也追求了一下精緻,在服務人員的建議下,做了長長的新娘美甲。直接導致我在婚禮的兩週,滿心煩躁——我手機和鍵盤打字都受到了極大的阻礙,導致我處理工作的效率都低下了。這就是精緻阻礙了自身需求的例子吧。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我這位模特好友就不止一次地向我傾訴“做女人的痛與累”,醫美花錢就不說了,過程還十分遭罪。每天化妝、卸妝,日常的體重控制,全身面板保養,頭髮護理,都很麻煩、需要勤奮且有自控力。更不用說,買了許許多多的東西。她說,

越來越麻煩了,以前只看臉上精緻與否,現在要看耳朵、頸紋,甚至要看膝蓋和腳踝——真是內卷無疑了。

“越來越卷,以後說不定要求越來越多,每天啥也別幹,光精緻就累死了。”我朋友說。

她還說,下輩子一定要做男人,女人和男人一樣要賺錢、要奮鬥事業,還要照顧家庭,還有這麼多“精緻”的要求,實在是

一天要幹男人三天的事情

。(此處無意引起性別對立,男人也有男人的難——滿滿求生欲)

這種偏離了自己的需求,迎合社會的要求,為了追求來自消費社會的肯定、他人的肯定而付出的“精緻”的努力,和“愛自己”就可以說是毫無關係了。

當醫美整形內捲到耳朵:為什麼說“精緻感”正在慢慢毀掉你的生活?

當醫美整形內捲到耳朵:為什麼說“精緻感”正在慢慢毀掉你的生活?

你的精緻生活是健康的,是不會有醫生或營養師提出反對的

追求精緻的行為沒有讓你感到“需要付出意志力去強迫自己執行”

你沒有感受到維持這種“精緻的狀態”讓你覺得累、厭倦

你沒有因為追求精緻,遭遇財務危機,比如透支信用卡或影響到了原本計劃的存款

當你不追求精緻的時候,你也不會覺得焦慮或者自我批判,認為自己“鬆懈了”“做得不好”

追求精緻的目的不是為了改變某一個人或一些人對你的看法

追求精緻的行為讓你感到自身比沒有這些行為時更舒服

追求精緻的行為沒有對你本來應該負責的生活、學習、工作帶來負面影響

你身邊要好的朋友沒有因為你過分追求精緻而勸你“沒有必要”

如果這9條你都不符合,你需要警惕:

你與自身之間,是否存在一種極不友善的關係——“自我物化”

如果你發現自己有一種必須精緻的焦慮,你需要思考,你是否是用審視物件的方式審視自己?希望用雕琢物件的方式雕琢自己?追求作為物品的“完美”,而非作為人的自身需求的滿足。

當醫美整形內捲到耳朵:為什麼說“精緻感”正在慢慢毀掉你的生活?

什麼是物化?物化就是,“主體”變成了“客體”。

Subject,主體,是擁有、使用物品的人。

Object,客體,是被用來滿足“主體”的要求的物品。

物化

,是指

片面地把人看成“主體”行動的物件,而不是擁有完整人格、存在多元價值的人

。當我們把人物化後,

人就被看成是一個物品去評估它的價值,在這個過程中,這個人的其他部分都是被忽視的,比如ta的想法、感受和慾望

物化女性,是消費社會常用的策略。從前女性的外貌和身體被物化,成為美麗和性感的物品。

隨著“精緻”這個概念進一步滲透到了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女性的生活也被物化了——生活有了一個統一、標準化、絕對正確的模板和目標,壓迫著女性不斷向其模仿、遵守行為規範。

如果說過去的消費文化,重在把那些“高不可攀”的標準設立成女性的目標,比如維密天使的小蠻腰。曾經那是一種“如果擁有了會更好”的加分項。但如今的消費文化,卻把“精緻”變成了每個女人都該履行的義務,是假使沒有履行就會被扣分的必選項。

新媒體時代,消費社會正在透過各位博主讓她們相信,比起先天條件,後天的“不努力”更是一種值得羞愧的失敗。存在那麼多種方式,能夠在那麼多個維度上,提升社會對你的打分的方式,你竟然不去爭取——這件事幾乎被建構成了和“不努力上班”一樣不為社會所容的道德問題。

當醫美整形內捲到耳朵:為什麼說“精緻感”正在慢慢毀掉你的生活?

當醫美整形內捲到耳朵:為什麼說“精緻感”正在慢慢毀掉你的生活?

我不知道有沒有人像我一樣羨慕過男孩子出遠門,只帶一支乳液,輕輕巧巧,女生卻要打包上數目眾多的東西,並且越來越多。

“必須過得精緻”這件事,對女生的傷害其實是非常具體的:首先是

對時間精力的佔據

。生活的內容是豐富的,女性也可以選擇不追求向消費社會的標準靠攏,而把時間放到自己真正感興趣的領域裡。

但由於精緻是一條受到社會嘉獎的標準,很多女性選擇在原本自我的目標之外,再背上這個精緻的目標:她們工作、帶娃、照顧家務、同時注意保持自我的精緻——真的很累,心力交瘁。

如果她們只工作和照顧家庭、不精緻,則有可能面對“失去自我”“缺乏女性魅力”等批判。

社會對於不精緻的批判,讓選擇只專注於自己真正想做的事的女性,揹負了過大的壓力。

其次,它讓女生

更加容易自我攻擊

。就如同開頭給我們寫信的那位女大學生。她因為沒有時間、金錢和知識去“過得精緻”而產生了強烈的自卑和自我攻擊。

對“精緻生活”的讚美,極大地喚起了“不精緻”的女性對自身的厭惡感

當醫美整形內捲到耳朵:為什麼說“精緻感”正在慢慢毀掉你的生活?

當醫美整形內捲到耳朵:為什麼說“精緻感”正在慢慢毀掉你的生活?

可喜的是,也有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擁有了一種“要求他人和社會接納自己”的勇敢和自我堅定——“我拒絕精緻,我就是我,你要接受我。”

“精緻”所代表的生活方式中,的確有一部分是有可能對我們有益的。我們學習關照自我的知識,向那些能夠很好地維持自我身心狀態的人學習。

但我們不需要用“精緻”去命名它。

歸根結底,我們所提倡、和應當身體力行去過的生活,是迴應自我的生活——我們照顧自己的身體和心理的健康,理解自己對生活的需要,努力為自己創造最適合自己、最能讓自己感到滿足和幸福的生活。

(一個陷入自我厭惡的人,生活會變成什麼樣?點選檢視↓)

我們的自我價值,更應該與“是否精緻”脫鉤。生而為人,就有價值。比起我們的生活方式是否符合社會標準,我們是否有所創造、是否有所愛、有所思考,才是我們的價值所在。

可能有人會說,但是不符合社會標準,會受到社會懲罰——比如擇偶時就更難找到欣賞不精緻的自己的人。我想說,我們不需要很多人喜歡我們,只需要幾個人欣賞我們,我們的愛人、我們的摯友。

找到那個欣賞真實的你的人,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

過你自己的生活,追求你自己認可的價值。你有精緻的自由,也有不精緻的自由。

今日互動:你曾經掉入過哪些被內卷的“精緻陷阱”?你是如何理解“精緻生活”的呢?歡迎留言分享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