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一個人究竟可以懶到什麼程度?”

你覺得自己是一個很懶的人嗎?前陣子有個熱門話題

#懶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

,彷彿讓一大群懶人找到了組織!最開始是一個網友分享自己的懶惰日常:

作業、工作任務總是無法按時完成/ddl選手

住的地方很亂,常用的東西一般不會收

身體虛,因為懶得鍛鍊

容易忘事,因為懶得記

……

大家留言直呼“這不就是我”“你直接報我身份證得了”,當然也有人把懶發揮到了極致“這篇文章我都懶得看”“影響太大,我懶得分享”。

你有時候會不會從內心感嘆,自己怎麼可以那麼懶?

或者有時候一些事已掐住了咽喉,但就是逃避得一動不動,只想躺平……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聊聊“懶”這件事~

01 不只你一個人懶,人間日常罷了

前幾天小編和朋友F一起癱坐在車後座,朋友說感覺手機一直在震動,但就是懶得看。

她最近因為懶得洗頭吹頭,把長髮剪成了短髮。

這位友友的日常,可以說是將懶進行到底:弄飯太麻煩了,又要買菜還要洗碗,不如點外賣吧;週末鴿了約會,表示懶得出門;覺得被子晚上睡覺又要鋪開,那就不疊了吧……

“一個人究竟可以懶到什麼程度?”

圖片來自網路

朋友也曾這樣感嘆道:難道就我這麼懶?

作家梁實秋則隔空迴應:人沒有不懶的。

這句話是梁實秋在散文《懶》裡說的:“人沒有不懶的。大清早,尤其是在寒冬,被窩暖暖的,要想打個挺就起床,真不容易。荒雞叫,由它叫。鬧鐘響,何妨按一下鈕,在床上再賴上幾分鐘。” 讀到這裡,你有沒有內心瘋狂彈幕“是我是我”。

我們在很多作家的故事與文字裡都可以看見“懶”的身影,印象最深刻的是契訶夫,他在《我的四季》裡這樣寫道:

“春天,綠樹成蔭,天氣暖和,夜鶯在唱歌,青蛙在喧鬧。我沒有錢。我要拼命儘量多掙一些錢,以便夏天可以什麼事情都不幹……我只懶到5月份,從6月1日起我就坐下來寫作。”

“一個人究竟可以懶到什麼程度?”

圖片來自網路 | 契訶夫

換句話說:

讓我現在躺平吧,有啥事以後再說。

關於躺平,卡夫卡也有發言權:

“我當然是毫無計劃,毫無前景的,我不能走入未來,而是跌入未來,滾入未來,磕磕絆絆地進入未來是我能做到的。我最大的能耐是躺著不動。”

而托爾斯泰更是把自己看得明明白白:

“我有三個主要缺點:1、優柔寡斷,缺乏主見;2、易發脾氣;3、懶。”

“一個人究竟可以懶到什麼程度?”

圖片來自網路 | 托爾斯泰

前段時間奧運會,獲得女子個人重劍金牌的孫一文在一次採訪中表示:“希望在接下來的比賽中以賽代練,因為個人比較,可能需要最大突破的是懶。

懶,是最大的傷病。

你看,不僅你會犯懶,文豪大師、奧運冠軍有時候也有“懶病”,不得不感嘆一句,“懶”這件事,大家都一樣。

02 為什麼大家總是想犯懶呢?

每個人都有“懶惰基因”,這與人類祖先有關。

過去在自然環境中,生存條件惡劣,人類需要足夠的精力勞作以及抵禦外部威脅,於是有時候偷懶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消耗。

一項實驗表明,人類雙足行走不僅解放了雙手,也是為了緩解疲勞。

於是在漫長的歷史演變中,懶成為了一種自然天性,

有時候“懶得動”真不能怪自己。

“一個人究竟可以懶到什麼程度?”

圖片來自網路

既然大家都懶,怎麼別人可以克服,自己卻只想一躺到底呢?這個原因就涉及到方方面面了。

比如有些人真的是精力不夠,這與個體身體機能有關。

有些打工人經歷了一天的工作,早上出門時身體電量100%,下班回家癱坐在沙發上那一刻,或許只有5%了。

僅剩電量很難再支撐自己弄飯,這樣比較起來滑動手機點個外賣比較容易。這時候的懶是身體在向你發出“我要休息”的訊號。

“一個人究竟可以懶到什麼程度?”

圖片來自網路

也有可能是因為冷漠,對於要做的事情本身提不起興趣。

有人喜歡週末出去吃吃喝喝,但有人願意在家躺平,因為對於吃喝不感興趣,於是懶得出門。內心沒有驅動力,自然就沒有行動力。

“一個人究竟可以懶到什麼程度?”

圖片來自網路

還有一個原因或許是因為焦慮與恐懼

,雖然有句話說“如果你感到焦慮就去做”,但是依舊有些人明明看著ddl近在眼前,卻不願意往前一步,因為他們覺得“這件事有難度”,擔心自己做不好,於是一直逃避拖著不動……

03 偷懶幫助自我調節,但需適度

相信從小到大,很多人都把“懶惰”當作一個貶義詞,一個壞習慣。但是真的瞭解之後,發現它也並不是一無是處。

人類祖先透過偷懶避免消耗不必要的精力,在我們快節奏的生活中,它依舊有效。

每天我們都在工作、生活中週轉,複雜事情需要逐一處理,但是人又不是永動機,畢竟都有精力有限、電量告急的時候。

在一些非必要的事情上偷偷懶,可以幫助自我調節,恢復精力。

正如“真正優秀的人,都在做那些更少,但是更好的事”。所以有時候覺得自己肝不動了,就偷偷懶吧。

“一個人究竟可以懶到什麼程度?”

圖片來自網路

但偷懶也要適度,如果懶到影響日常生活與工作,那還是得注意起來。

梁實秋就說過:“懶人做事,拖拖拉拉,到頭來沒有不丟三落四狼狽慌張的。你懶,別人也懶,一推再推,推來推去,其結果只有誤事。”

不僅僅耽誤事情,有個詞叫

“積懶成笨”

:長期懶惰拖延,最後做事情感覺自己很笨。科學顯示大腦越用越靈活,它透過神經刺激,具有不斷的可塑性,用進廢退,總是不用容易遲鈍。

甚至有人長期懶惰,導致消極情緒,影響身心健康。

“一個人究竟可以懶到什麼程度?”

圖片來自網路

總之,希望大家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中

合理運用“偷懶”,而不是被它所支配

,明確知道什麼對自己重要,什麼不重要,再將自己有限的精力投入其中。

當然也有很多人線上求問,自己太懶了,怎麼破?

分析自己懶惰的原因很重要,如果是因為

精力不足

,那就好好照顧身體,有個好的精氣神是日常運作的基礎。

如果是因為

焦慮恐懼

,那就多給自己一些積極暗示,做不好又怎樣呢?有些事情邁出第一步,就已經很不錯了,一切都會推動下去,甚至會發現動起來反而輕鬆一點。

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有效地改善與運用,讓生活變得更簡單輕鬆。

閱 讀 推 薦

“一個人究竟可以懶到什麼程度?”

《今日宜偷懶》【泰】諦帕恭

無論是想逃避工作,還是純粹想偷懶,無所事事,悠閒待著的想法人皆有之,但為什麼有些人就是特別懶呢?難道是他們特殊的“懶惰基因”所導致?《今日宜偷懶》是一本有料+反套路的勵志漫畫書。在懶病通行的年代,泰國鬼才漫畫家兼網際網路公司CEO諦帕恭,以極富創意的插畫風格+超犀利的毒舌文字,分享自己獨創的懶惰成功學,讓“懶惰基因”現身說法,告訴讀者利用懶惰執行規律,有效工作、快樂生活。

今日互動

你平時可以懶到什麼程度?

“一個人究竟可以懶到什麼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