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武漢東湖高新區:到2025年,光電子資訊產業產值達到5000億元

武漢東湖高新區:到2025年,光電子資訊產業產值達到5000億元

集微網訊息,近日,武漢市人民政府印發《促進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

《行動方案》提出了七大主要任務,包括實施戰略支撐強化行動,提升原始創新策源能力;實施科技企業倍增行動,激發企業創新發展活力;實施產業能級提升行動,加快構建“221”產業體系;實施開放協同創新行動,打造全球創新網路重要節點;實施雙創環境最佳化行動,營造熱帶雨林式創新生態圈;實施改革攻堅破冰行動,推動體制機制先行先試;實施民生領域補短板行動,建設產城融合生態科技新城。

實施戰略支撐強化行動,提升原始創新策源能力

構建高水平創新平臺體系。高標準推進東湖科學城建設,將東湖科學城打造成為科學特徵凸顯、創新要素集聚、策源能力突出、科創活力迸發的一流科學城。加快推動7個湖北實驗室建設執行,最佳化完善國家重點實驗室,在優勢領域爭創國家實驗室。集中佈局和推進脈衝強磁場最佳化提升、作物表型組學研究、深部岩土工程擾動模擬等9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預研預製和建設。加快推進國家資訊光電子創新中心、國家先進儲存產業創新中心等9個國家創新中心建設和建立工作。加快建設人工智慧計算中心、武漢人工智慧研究院等一批前沿創新平臺。強化創新平臺建設資金保障,市、區共同支援重大創新平臺建設運營。

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聚焦國家和省、市戰略需要,在光通訊、積體電路、新型顯示、基礎軟體、生物醫藥等領域關鍵技術環節,實施一批科技重大專項和重大工程,加快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突破一批前沿引領技術。優先支援東湖高新區企業參與國家重大科技創新專案,支援東湖高新區對獲得國家立項的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專案,分年度按照國家撥付資金50%的比例予以支援,單個企業每年最高支援1000萬元,支援企業集中優勢創新資源鑄“重器”、補“短板”。

實施科技企業倍增行動,激發企業創新發展活力

支援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壯大。支援東湖高新區探索實施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標準和方式改革,探索對符合條件的生產研發類規模以上企業實行“報備即批准”。完善高新技術企業獎補政策,抓好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政策落實。支援東湖高新區實施高新技術企業、瞪羚企業和獨角獸企業“倍增計劃”,積極培育一批“專精特新”隱形冠軍。到2025年,東湖高新區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力爭突破10000家,瞪羚企業數量翻一番,上市企業數量達到100家,形成一批具有競爭力的創新型企業。

實施產業能級提升行動,加快構建“221”產業體系

做大做強兩大產業叢集。支援東湖高新區打造全球頂尖的“光芯屏端網”產業叢集,突出“光”特色,做強“芯”核心,做大“屏”規模,強化“端”帶動,最佳化“網”生態。開展產業鏈創新,推行“鏈長制”,制定“一鏈一策”。加快長江儲存二期、華星光電T4及T5、邁瑞醫療、華大智造智慧智造及其研發基地等一批重大專案建設。到2025年,東湖高新區光電子資訊產業產值達到5000億元。支援東湖高新區打造國際一流的生命健康產業叢集,加快培育壯大生物醫藥、高階醫療器械、智慧診療、生物農業和生物服務產業發展。到2025年,東湖高新區生命健康產業總收入突破3000億元。

搶抓未來產業發展制高點。支援東湖高新區設立未來產業基金,加快培育人工智慧、量子資訊、腦科學、合成生物、新能源等具有引領帶動作用的未來產業。發揮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試驗區作用,依託武漢人工智慧計算中心,支援東湖高新區與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等高水平研究機構共建新一代人工智慧研究院,在類腦智慧、智慧晶片、機器視覺等重點方向形成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人工智慧產業叢集。聚焦生物種質資源選育、農業微生物培育等重點方向,依託相關高校院所和科研機構力量,突破基因編輯、分子育種、組學技術等,打造種子“晶片”。在電磁能、數字建造、醫療高階影像裝備製造等智慧製造重點方向,攻關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形成產業先發優勢。

實施雙創環境最佳化行動,營造熱帶雨林式創新生態圈

建設專業化眾創空間。在積體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慧等重點領域,支援高校院所、龍頭企業、重大創新平臺等創新主體建設一批專業化、特色化雙創孵化載體。積極推動大學科技園向未來產業科技園升級,探索構建未來技術與產業孕育的新型產學研融通發展模式。加速創新街區、創新社群、創新樓宇建設,實現校區、園區、社群“三區”融合發展。持續舉辦光谷青桐匯、東湖創客匯等有影響力的創新創業活動,弘揚和踐行新時代科學家和企業家精神,營造鼓勵創新、崇尚成功、寬容失敗的良好創新創業氛圍。

實施改革攻堅破冰行動,推動體制機制先行先試

深化科研管理改革。試行科研經費投入“雙軌制”,結合實際情況對基礎研究和產業創新專案採取“非競爭性”和“競爭性”扶持方式。探索建立重大原創性、顛覆性、交叉學科創新專案非常規評審機制和支援機制,推行重大科技專案管理首席科學家或者技術總師負責制。圍繞光芯屏端網、生命健康等重點產業需求,探索實施一批“揭榜掛帥”制科技專案,對獲得立項的專案,單個專案最高資助3000萬元。

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機制。實行“先賦權後轉化”模式,深入推進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者長期使用權試點。推進積體電路、化合物半導體、創新藥和醫療器械等一批中試熟化平臺建設,打通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和產業化雙向連結“快車道”。落實市、區專項資金支援,加快推進武漢產業創新發展研究院落地執行,支援各類新型研發機構發展,加快構建“政產學研金服用”一體化創新體系。(校對/若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