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詳解《唐詩三百首》:王績《野望》,一個詩人孤獨的內心獨白!

《野望》是王績的代表作,整首詩在蕭瑟閒逸的情調中,透露出詩人濃濃的彷徨與苦悶。從中不難看出隋末紛亂的社會現實和知音難遇的境遇對詩人的影響。

詳解《唐詩三百首》:王績《野望》,一個詩人孤獨的內心獨白!

《野望》唐代:王績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詳解《唐詩三百首》:王績《野望》,一個詩人孤獨的內心獨白!

【註釋】1、東皋:是指王績的隱居之地,在今天的山西省河津市。2、徙倚:徘徊,來回的走。3、落暉:指落日的餘暉。4、犢:這裡指的是牛群。【譯文】蒼茫的暮色中,詩人登上了東皋,悵然遠望,徘徊不定,不知歸依何方。每一顆樹都染上了濃濃的秋色,每一座山都灑滿了夕陽的餘暉。牧人驅趕著牛群返回了,獵人騎馬帶著野禽也歸來了。四下顧盼,卻沒有一個相識的人,長聲歌詞《采薇》而懷想古人。

詳解《唐詩三百首》:王績《野望》,一個詩人孤獨的內心獨白!

【賞析】在薄暮時分,詩人徘徊在東皋之上,不知何所依靠。舉目四望,秋色所被,在落暉中越發顯得蕭瑟,而牧人和獵馬的到來,打破了寧靜,使得畫面生動起來。對著這樣一幅田園牧歌式的山家秋晚圖,詩人並非真正想隱居,“相顧無相識”,是因為他太過孤獨,無所依靠。整首詩語言樸素,風格清新,情味似淡猶濃,讀來讓人久久不能釋懷。這是唐初最早的五言律詩之一,格調清新,擺脫了南朝以來風靡豔麗的詩風,不以辭而以情動人,閃爍著獨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