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傾訴”煩惱,可能會讓你更傷心;做不做一件事取決於……

本期好心情給大家整理了5項精神心理領域的最新研究,它們分別是:

“傾訴”煩惱,可能會讓你更傷心

下班後收到的工作訊息,會讓你身心受損

社會資源與自身人格相關

做不做一件事,取決於你的神經遞質

夜間尿床可能是心理問題

“傾訴”煩惱,可能會讓你更傷心

就在上週,我聽最近正遭遇煩心事的同事小彤說到“把不開心的事再說一遍,心情也會變差,就像把剛要癒合的傷口再次撕開一樣”。確實,言語表達和情緒體驗是密切相關的。這一結論也被髮表在《Nature》的一篇研究上。

研究者招募了1567名大學生,讓他們在20分鐘內在紙上寫下他們此時此刻腦海中的任何想法、感受和體驗,不管出現什麼,都寫進去。休息一段時間之後,研究員透過一系列問卷收集被試最近的情緒狀態、身體健康情況、生活幸福感等。

經過統計分析發現,被試在紙上寫下的情感詞彙的豐富度與他們的最近經歷密切相關。即表達較多的負面情緒詞彙的被試,心理困擾程度更加嚴重,身體健康狀況也更差;而表達更多積極情緒詞彙的被試,擁有更高的幸福感和更好的身體健康狀態。這一結果在後續的針對35000名博主的部落格文章和個人狀態的分析後得到了進一步證實。

但文章中沒寫到,到底是個人體驗決定詞彙表達,還是詞彙表達決定個人體驗?不過我相信小彤當時的情緒已經恢復平靜了,加上不想表達消極詞彙、事件,她的情緒、認知和生理反應也不會向下發展,未來一定會越來越美好!

“傾訴”煩惱,可能會讓你更傷心;做不做一件事取決於……

下班後收到的工作訊息,會讓你身心受損

你平時經常加班嗎?下班後領導、同事發工作相關訊息你回不回?甚至大半夜、大早上打電話你接不接?我是不是說出了大部分打工仔的心中苦楚,哈哈哈哈。

近日,南澳大利亞大學研究員在《The Conversation》上發表的研究發現:在工作時間之外,回覆更多的工作電話、電子郵件或簡訊的人,更容易感到心理困擾和身體疾病。

研究者在2020年6月至11月調查了全球40所大學2200多名教職人員,調查他們的非工作時間的工作交流、心理狀態、職業倦怠感,以及身體症狀。

發現相比加班少的,下班後常收到來自領導的工作相關的簡訊、電子郵件和電話的人,更多的出現心理困擾(70。4% vs。 45。2%)和情緒疲憊(63。5% vs。 35。2%),還有更多的身體症狀,如頭痛、背痛等(22。1% vs。 11。5%)。並且對工作場所的“心理社會安全氛圍”評價為“很差”。

不僅領導,常在下班後收到來自同事工作訊息的,也表現出更高程度的心理困擾(75。9% vs。 39。3%),情緒耗竭(65。9% vs。 35。7%)和身體症狀(22。7% vs。 12。5%)。

或許這結論是老生常談,但也再一次給了“沉迷”工作而忽略自己健康的打工仔一個警惕,照顧好自己!合理分工、提高效率、盡力減少加班現象的發生。

“傾訴”煩惱,可能會讓你更傷心;做不做一件事取決於……

社會資源與自身人格相關

還記得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的第三層嗎?“歸屬與愛的需要”。近幾月網路流行詞“內卷”、“躺平”都反映著社會競爭的激烈和人們的疲憊感。不僅職場人,學生也在內卷。面對這樣的大環境,來自周圍人的支援最令人舒心。但如何獲得來自周圍人的支援呢?或許和你自身性格有關。

3周前,美國學者在《Child Development》發表的研究發現,青春早期表現為安全型依戀的孩子在成年後會表現出更多的同理心,並擁有更好的友誼。

研究者先是對184名14歲的美國青少年進行訪談,瞭解他們的依戀模式,將其評估為“安全型依戀”或“迴避型依戀”或“矛盾型依戀”。然後對這184名青少年進行為期4年的隨訪,評估他們在朋友互動之間表現出的同理心。

結果發現,在14歲時表現為安全型依戀的,(即父母在身邊時,能享受與父母的互動,也可以獨立在自己的世界玩樂;在父母離開時會低落,當父母回來時能被順利安撫,重新投入父母的懷抱),16、17、18歲時的人際互動中更經常表現出同理心,對朋友的情緒更容易共鳴。同時也更容易獲得周圍人的支援,擁有更多的朋友,更好的友誼。

以往大量研究表明,孩子的依戀模式與父母-孩子間的互動模式密切相關,父母與孩子建立健康的關係和友誼,信任、支援孩子,孩子更傾向於形成安全型依戀。為了讓孩子日後更好地生活,從小培養他們的依戀型別吧。

“傾訴”煩惱,可能會讓你更傷心;做不做一件事取決於……

做不做一件事,取決於你的神經遞質

你可曾想過你為什麼會做一件事情?是夢想驅動?興趣驅動?亦或是利益驅動?其實最本質的是你身上的多巴胺在驅動。

日本學者發表在《PLoS Biology》的研究發現,不管執行該任務能獲得多少的利益,獲得是即時性或是延遲性的,需要付出努力是多還是少,只要多巴胺D1受體和D2受體被阻隔,就會對這件事的執行毫無動力。

研究者透過向猴子注射特異性受體結合分子來系統地操縱這些猴子的D1R和D2R,抑制它們對多巴胺DA訊號的生物反應。並且給每隻猴子執行特定任務以獲得獎勵的機會,同時透過PET腦部掃描器收集相關資料。以觀察當猴子決定獎勵是否值得付出努力時發生的大腦變化以及這個變化的速度。

結果發現,這兩種多巴胺受體亞型D1R和D2R是互補的,它們共同作用以衡量感知收益與時間、精力成本,並驅動身體去執行該任務。如果一方通路被阻,則執行該任務的動機將大大減弱甚至消失。但也有一例外,即工作量增加後,是否仍有動力繼續執行該任務僅受D2受體影響,D2受體決定該任務是否能完成或快速完成。

精神障礙中的抑鬱症、焦慮症患者經常出現對外界事物缺乏興趣,缺乏執行動力,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學習和工作。這項研究或許能為焦慮、抑鬱患者解決該問題提供新的治療研究思路。

“傾訴”煩惱,可能會讓你更傷心;做不做一件事取決於……

夜間尿床可能是心理問題

看到這篇新研究,我第一想到的是大學的一舍友。他經常半夜下床上洗手間,也聽他自述每月總會有1-2次的尿床。我們嘴上調侃“這是腎不好啊”,但心裡也疑惑,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呢?

臺灣學者在《Nature》上發表的一篇研究寫到:夜尿症的男性可能需要儘早轉診到精神科進行評估和干預。

研究者招募3127名亞洲年輕成年男性(20-40歲)參與實驗,收集被試的人口學資料(年齡、身高、體重等),“國際前列腺症狀(IPSS)” 評分,以及臺灣抑鬱問卷(TDQ)評分,最後對這些總得分和因子得分進行統計分析。結果發現:

①年齡超過30歲、BMI指數超過25(即超重人群)、IPSS得分高的,都是夜尿症的預測因素。即30歲以上人群、超重人群、表現前列腺的人群,都很有可能會出現夜尿症。

②在抑鬱評分方面,輕度、中度得分的抑鬱情緒和消極認知不是夜尿症的預測因素;但軀體不適、睡眠障礙、胸悶、易疲倦等,都能顯著預測夜尿症;重度抑鬱症也能預測夜尿症。

我把這篇文章轉給我那舍友,他二話不說,很主動去精神科就診了。

“傾訴”煩惱,可能會讓你更傷心;做不做一件事取決於……

參考文獻

[1] Vine, V。, Boyd, R。L。 & Pennebaker, J。W。 Natural emotion vocabularies as windows on distress and well-being。 Nat Commun 11, 4525 (2020)。

[2] The Conversation。 Do you answer emails outside work hours? Do you send them? New research shows how dangerous this can be。 Published July 12, 2021。

[3] Stern J A, Costello M A, Kansky J, et al。 Here for You: Attachment and the Growth of Empathic Support for Friends in Adolescence[J]。 Child Development, 2021。

[4] Hori Y, Nagai Y, Mimura K, et al。 D1-and D2-like receptors differentially mediate the effects of dopaminergic transmission on cost/benefit evaluation and motivation in monkeys[J]。 bioRxiv, 2021: 2020。11。 27。400911。

[5] Cheng, W。, Fan, YH。, Liou, YJ。 et al。 The predictive factors of nocturia in young Asian adult males: an online survey。 Sci Rep 11, 16218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