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文筆塔、娘娘灘、河燈會、石徑彈院、海潮寺、黃河系列(河曲篇)

引言—名字由來

《列子·黃帝》:“因復指河曲之淫隈曰:‘彼中有寶珠,泳可得也。’” 漢 張衡 《西京賦》:“綴以二 華 ,巨靈贔屓,高掌遠蹠,以流 河 曲。”五

代北漢

置雄勇鎮。

北宋太平

興國七年(982年)建火山軍;治平四年(1067年)置火山縣為軍治;熙寧四年(1071年)廢火山縣。金貞元元年(1153年)置河曲縣為軍治,因縣處“河(即黃河)千里一曲”得名(《大明一統志》)。清

同治

《河曲縣志》:“縣當河流曲處,

名。”

河曲縣今隸屬於山西省忻州市!

黃河圖

文筆塔、娘娘灘、河燈會、石徑彈院、海潮寺、黃河系列(河曲篇)

黃河自北向南流經縣界

76公里,落差53。1米,年平均流量823立方米/秒。縣川河在河曲縣注入黃河。

娘娘灘

位於河曲縣城北的黃河河道中,面積近13公頃,是個“凸”形小島,為塞上有名的小綠洲。人在島上可以聽到晉、陝、內蒙古三省、區的雞鳴。傳說西漢初年呂后專權,將薄太后和其子劉恆貶謫於此。其後劉恆稱帝(漢文帝),於灘上建娘娘廟,故名娘娘灘。灘上風光秀美、景色宜人,夏秋之時,四周水波浩蕩,灘上農舍在蔥綠中忽隱忽現,別有韻味。

文筆塔、娘娘灘、河燈會、石徑彈院、海潮寺、黃河系列(河曲篇)

石徑彈院

禪院位於河曲縣城東北25公里的石城村。創建於民國八年。石徑彈院東、西、南三面石圪梁環抱,依山傍水,有大小、上下院落三進。整體建築全部為磚面結構,坐東朝西,寺廟東北開一小門,過磚砌小洞,自然石階、獨木橋和“懸空界”,便是黃河懸崖絕壁上通往彌佛洞的懸空石徑,其長百餘米。登臨五徑,俯視黃河,河水波濤洶湧,咆哮萬里,驚心動魄。

文筆塔、娘娘灘、河燈會、石徑彈院、海潮寺、黃河系列(河曲篇)

兩岸百丈峭壁,儼然屹立。相傳峭壁上仍有大禹治水的痕跡。彌佛洞,坐落在一處三面環山的土原上。是河曲古剎中的奇蹟。它的大部分是兩層共七排磚石砌成的拱形窯洞,內供如來佛、地藏王菩薩、財神、八洞神仙等塑像。

海潮禪寺

古寺原名叫海潮庵,始建於明萬曆年間。相傳當時有母子二人來到這裡,見山環水繞,地幽而潔,誠為勝景之勢,遂闢土建窯一所,並塑觀音金像一座。香火日盛。此後三百餘年,歷經戰火、磨難,幾起幾落,在九代僧人的不懈努力下,最終成為聞名於晉陝蒙三省的知名廟宇。

文筆塔、娘娘灘、河燈會、石徑彈院、海潮寺、黃河系列(河曲篇)

古寺位於河曲縣城東南35公里處的舊縣村南門外。創建於大明萬曆年間,明末被農民起義軍燒燬,清順治年間重建。海潮庵隨山勢而建,北高南低。寺廟坐北向南,整體建築結構嚴謹,小巧玲瓏。寺外山環水繞,古槐參天,寺內松柏常青,香菸繚繞。海潮庵風景秀麗,氣勢宏偉,寺內佛像栩栩如生,石質欄杆工藝精細,壁畫、供桌古色古香,碑碣石刻記載了寺廟的歷史沿革,是一座儲存完整的古建築。

文筆塔

山西河曲文筆塔,位於河曲縣城東五里大東梁,建於乾隆五十九年,稱“文筆”,又稱“狀元筆”。造此筆意在“振東山之勢”,以裨河曲風水。筆尖築於烽火臺墩上,連座高九丈四尺三寸,其中土墩高三丈,土墩頂部直徑五丈四尺,筆尖底座直徑一丈八尺。筆尖底座由三層條石壘砌,筆身全部由青磚白灰壘砌,實心,至頂部驟然縮回錐形。民間傳說,夏至日出時筆影可達河西大口溝(即黃河古渡對面的內蒙)。

文筆塔、娘娘灘、河燈會、石徑彈院、海潮寺、黃河系列(河曲篇)

清初河曲很窮,民謠說:“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撿苦菜。”為了翻身,縣吏鄉紳請來了堪輿家。相傳這位先生走遍了河曲大街小巷,走不出要害所在。走到日落黃昏時,踏上了大河堤壩。突然間發現對面一條黑龍,虎視眈眈,正在吸吮河曲的精氣。對岸的內蒙古大口村,位於一條形似黑龍的長溝溝口。地貌古怪,陰氣習習,狀如黑龍血盆大口。又如此異獸酣臥睡側,河曲城焉能聚金生財?縣吏鄉紳決定在城頭建塔鎮妖。

河燈會

河曲

河燈會是流傳於晉

西北地區

黃河岸邊河曲縣並於每年農曆七月十五舉行的一項古老的民俗活動。河燈會,老百姓稱為放河燈。放河燈源於佛教佛事儀式中盂蘭盆會的“照冥荷花燈”,其目的是普渡落水鬼魂或其他孤魂野鬼。河曲河燈會賦予了獨具地方特色的內涵。

文筆塔、娘娘灘、河燈會、石徑彈院、海潮寺、黃河系列(河曲篇)

河曲位於九曲黃河拐入晉境之處、晉陝蒙三省區交界的黃河東岸口。據《禹貢》記載,禹曾親臨河曲治理河道,至今禹跡猶存。此地歷來河渡繁忙,船工輩出,被稱為“河路漢”的船工常年走險於變幻莫測的黃河之中,死難者無數,放河燈活動因之備受重視。又因舊時河曲地瘠民貧,鄉人多有走西口謀生者,其- 喪命於外鄉者眾多,家鄉人以放河燈形式祭祀他們,河燈會遂穩固地傳承下來,並逐步延續下來形成古老習俗。

地方特產—杏瓣兒

杏瓣兒

河曲

縣的傳統食品之一。據考證,杏瓣兒始制於唐代。在河曲一帶,幾乎村村都栽有杏樹,杏瓣兒是用

杏仁

加工而成,據傳說杏瓣兒也曾為貢品。在解放前,這裡產的杏瓣兒就已經銷往

北京

天津

上海

等地。

文筆塔、娘娘灘、河燈會、石徑彈院、海潮寺、黃河系列(河曲篇)

在晉西北、陝北、內蒙西部大多為紅杏的杏瓣兒,而唯獨河曲一帶是油杏瓣兒。加工時,先將杏仁放在開水鍋內煮l~2小時,撈出後放在冷水中浸泡一段時間,再將浸過的杏仁撈出,用毛巾用力摩擦去紅皮;用開水煮熟後用涼水浸泡一夜,取出白杏仁,分別加入各種食用色素,再拌少許黃油。就製成各種彩色的杏瓣兒。最後是炒杏瓣兒,是把杏瓣兒和粗糠一起放在鍋裡幹炒,杏仁由白色變成淺黃色即成。在炒的同時糠經加熱後滲出了糠油,所以杏瓣兒是油潤潤的,油杏瓣兒也由此產生。油杏瓣兒的特點是:色鮮味美,酥脆可口,並有清肺利痰的功效。

河曲醉果

醉果,當地人又稱“海紅”或“

海棠

”;產於

河曲

,為

山西

名果。果實中含有多種維生素、糖、磷、鈣、鉀等。味道酸甜甘美,據有關部門測定,海紅果因含磷量高而導I起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關注。本品還可代替

山楂

入藥祛病。

文筆塔、娘娘灘、河燈會、石徑彈院、海潮寺、黃河系列(河曲篇)

相傳山西地區發生了嚴重乾旱,尤以晉西北的河曲縣為甚。連著幾個月都不下雨,田地乾裂,莊稼幾近枯死,人們到處找水吃。村民中有善雨者便組織大家到龍王廟求雨。幾天過去了,龍王就是不肯降雨,這時河曲河神的小女兒海紅動了惻隱之心,看著牲畜和人都快熬不住了,她心急如焚。海紅先去求河神降點雨,河神堅持說沒有龍王的旨意,他不能降雨。海紅見沒有說服父親,便決定私自降雨,一連下了幾天雨,莊稼返青了,人畜也有水吃了,大地恢復了生機。人們非常高興,以為是龍王降雨,就去龍王廟祭祀感謝。龍王心想,我沒下雨啊,怎麼來感謝我呢?經過查問,原來是海紅降雨,不禁龍顏大怒,立即將海紅召來,說她違抗天意,私自下雨,凌遲處死,隨著鋼刀飛舞,海紅的血肉一片片灑落在了河曲大地上。第二年春天,人們發現凡是海紅血肉灑落之處,長出了一株株的小樹,到了秋天,樹上綴滿了紅瑩瑩的小果子。為了紀念這位好心的女神,人們就把這種樹叫做海紅樹,果實稱為海紅果。

文筆塔、娘娘灘、河燈會、石徑彈院、海潮寺、黃河系列(河曲篇)

後序

河曲踞長城,臨黃河,歷史上曾是商賈雲集的水旱碼頭,耕讀傳家人文薈萃,民風淳樸人傑地靈。河曲是黃河文明的發祥地之一,為千里黃河、萬里長城“雙龍交匯”之地,是草原文化與中原文化的融合地帶,素有“煤電之鄉、雜糧基地、文化名城、白樸故里”之美譽。文化底蘊積澱深厚,著名的《走西口》產生於此,被譽為“民歌海洋”、“二人臺的故鄉”。

大美山西、大美忻州、大美河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