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餃子文化傳北歐!

餃子文化傳北歐!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其中飲食文化也是博大精深。 餃子雖然個不大,卻是東西皆知,名聲響亮,據說它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 中華傳統儒家經典之一《禮記》中就曾這樣記載著對餃子最初的定義:“稻米二、肉一,合以為餌,煎之。”

不過餃子還有更早的傳說,一說是為了紀念盤古氏開天闢地,結束了混沌狀態。還有一個傳說與女媧造人有關。女媧用土造人,在寒冬,人的耳朵很容易凍掉,於是她在人的耳朵上穿線,一端讓人咬著。所以每到年末天寒地凍時,人們就趕緊咬著有“線”(“餡”)的餃子,以防耳朵給凍掉了。

關於餃子還有一個醫聖張仲景的故事, 據傳餃子是由他發明的。張仲景是東漢時期的醫學家,南郡涅陽人(今河南鄧縣穰東鎮,一說今河南南陽)。他一生潛心鑽研各類醫書,並收集整理了很多有效的方劑。他的《傷寒雜病論》,更被歷代的醫者奉為醫學經典,他本人也被奉為醫聖。在張仲景生活的東漢年間,兵荒馬亂,疾病橫行。張仲景曾在長沙做官,告老還鄉時走到家鄉白河岸邊,看見很多窮苦百姓忍飢受寒,耳朵都凍爛了。於是他叫弟子在南陽東關的一塊空地上搭起大棚,架起大鍋向窮人舍藥治傷。而他當時所用的藥就叫“祛寒嬌耳湯”,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藥材在鍋裡煮熬,煮好後再把這些東西撈出來切碎,用麵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下鍋煮熟後,分給乞藥的病人。人兩隻嬌耳,一碗湯。人們吃下祛寒湯後渾身發熱,血液通暢,兩耳變暖,不久凍耳朵就治癒了。據說張仲景是冬至這天開始舍藥的,因此人們每年冬至開始包嬌耳,以紀念醫聖張仲景。

餃子文化傳北歐!

有趣的是不管神話傳說,還是民間傳說,都把餃子和寒冬裡的耳朵聯絡在一起了。嬌耳,即餃子,不但能治“凍耳”,也很可口,民間更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餃子從單一品種發展到今天已經種類繁多,甚至有了餃子宴, 目前的餃子有:大肚餡足的木魚餃、花邊月牙餃、鴛鴦餃、四喜餃、蝴蝶餃、金銀餃、貴婦餃、珍珠餃等等,據說至少有600多種。過去一些達官顯貴才能享用的韭菜蝦米餃、白菜大肉餃,也已進入尋常百姓家。以往餃子通常是在冬至開始,過年時才有的食品,如今已經成為四季常食的大眾食品了。不同的朝代對餃子有許多不同的稱呼。在古代多被稱為“餛飩”、“扁食”、“角子”和“餑餑”等等。

隨著餃子文化的發展,也出現了很多有名的餃子店,餃子館。最盛行吃餃子是在清朝,據說那時餃子館隨處可見。 名重一時的數清道光九年(1829年)河北任丘人邊福建立的一家餃子館,以後子承父業,融匯我國菜餚烹調原理和傳統技巧,創立了名揚中外的獨家風味餃子—“老邊餃子”。 在光緒年間,天津三岔河口有一家“白記餃子館”做的餃子更是有趣, 其餃子鮮美可口,而餃子餡更是緊抱一團,用筷子夾起餃子邊,搖晃一下通通作響,其味道、工藝令人叫絕,享有“鈴鐺餃”的美譽。

餃子文化傳北歐!

不過如今的人忙啊忙,餃子皮是機器做的,餃子陷是機器攪的,餃子也是機器製成的,要想嚐到手工做的美味餃子也不容易了。令人可喜的是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有一家龐師傅餃子廠,採用天津貓不聞餃子配方,純手工傳統包制餃子,為北歐的華人帶來了福音,也為餃子文化在全球的風靡默默付出。 如果說個頭相差無幾的壽司源於中國,而在日本發揚光大,繼而成為全球風靡的食品,那麼承傳了幾千年的餃子包著華人的愛心,散發著濃濃的中華文化氣息,也必將成為現代西方人的鐘愛。 令人肅然起敬的是,龐師傅餃子在發揚餃子文化的同時,不忘華人的傳統美德:誠信。 龐師傅確保他的每一個餃子都是一件完美的作品,他將愛心和夢想都包進了他的餃子。 我們不禁要為我們的華人同胞喝彩,為中華文化,更為中華美德在世界的弘揚而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