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三位明朝皇帝,三種"不報",結果截然不同

現在關注不迷路,好文點贊有態度!

大家好,很高興見到各位,歡迎各位閱讀文章。

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這話大家常講,“不報”二字的意思,也是一聽就懂。然則,在讀明朝古籍的時候,我發現也到處有不報二字。

比如,明人沈德符《萬曆野獲篇》中記載:

尹昌隆……舉洪武三十年丁丑科一甲第二,授修撰,改監察御史……及燕師日迫,又勸建文罷兵息戰,許燕王入朝,設有蹉跌,須舉位讓之,不失作藩王。不報。

三位明朝皇帝,三種"不報",結果截然不同

(圖片來源網路,感謝原作者,若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明末清初人吳梅村在《鹿樵紀聞》中有寫:

李沾自敘定策功,升左都御史。道臣李謨上言:“今日諸臣能各刻自認先帝之罪臣,方能為陛下之功臣;且擁立之事,陛下既不以得位為利,諸臣又何以定策為功?”不報。

這裡出現了兩個不報,是什麼意思呢?是不是因為他們上的都是諫言,還很刺耳,但是皇上寬宏大量,不報復他們?

非也。

所謂不報,其實就是不批覆,不答覆。也就是奏摺上去,石沉大海,皇上不說怎麼處理。

那麼,不報會產生什麼結果呢?

尹昌隆建議朱允炆讓朱棣入朝,甚至可以把皇位讓給他,說不定還能封個藩王。儘管真要如此做,可能有三個結果——被殺、被囚以及當藩王——但建文帝沒有采納,最終是火燒宮殿,焚死。

第二件講的則是,崇禎皇帝自縊之後,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登基,年號弘光。李沾寫奏摺說我有功啊,得封個官。果然就封了官。李謨則很不滿,說皇上既然不覺得當皇帝是好事(先帝死了才有的機會),那麼,大臣們哪裡又有什麼定策之功呢?

其實就是要求朝廷不要濫封官吏。

朱由崧不聽啊,結果怎樣?

三位明朝皇帝,三種"不報",結果截然不同

(圖片來源網路,感謝原作者,若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時人記載,當時的南京城內——中書隨地有,都督滿街走,監紀多如羊,職方賤如狗——扔塊石頭,能砸中好幾個官吏。人浮於事,怎麼對抗李自成的大順以及清軍呢?

不過,明朝皇帝不批覆奏摺也不盡是壞事。

沈德符還記載,“自今上厭臣下之屢聒,一切庋(音:詭 義:放置)之禁中,屢催不下。初亦甚以為苦,久而稍習,遇大小興革,主者自行其意,第具本題知,不復取上意可否。而大權反下移矣。”

什麼意思呢?

就是萬曆皇帝不喜歡大臣們總在他耳邊嗡嗡嗡,送上去的奏摺,根本不批你的,猛催,他都當成沒聽見。開始大家覺得事情真難辦,慢慢也就習慣了,乾脆懶得理皇帝,按著我們自己的意思辦吧。

三位明朝皇帝,三種"不報",結果截然不同

(圖片來源網路,感謝原作者,若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結果,權力下移,大臣們反而能夠放開手腳做事。百度百科在說到萬曆中興時提到,“萬曆帝在位頭十五年,國家收入大增,商品經濟空前繁榮、科學巨匠迭出、社會風尚呈現出活潑開放的新鮮氣息。加上能夠解決國防邊患的問題,《明史》稱為“中外乂安,海內殷阜”。萬曆中期和後期雖然皇帝不上朝,但國家的經濟依然平穩地發展,對外的戰爭也取得不少勝利。國庫存銀存糧,即使鬧災十年也足夠支用。”

明朝三個時代,三種“不報”,兩種產生了後果,一種,則出現了成果。

只能說,歷史就是這麼弔詭。正是如此不確定,才更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