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萂村:梟雄楊幹貞出生於此

萂村:梟雄楊幹貞出生於此

南詔如唐,大理似宋。這謎一般的歷史,不是每個尋訪人文大理的人都能說清楚的傳奇。和中原一樣,從南詔到大理國的時空轉換中,也經歷過一段類似“五代十國”的短暫戰亂時期,有三個王國走馬燈似的完成了這一過渡。它們先後是:大長和國、大天興國、大義寧國。有意思的是,這三個西南短命王國的名字,都一致取得比較長,而實際的結局是,統治時間都沒超過三十年。當最後一名國王楊幹貞被段思平的大理國取而代之後,長久的和平才終於得以降臨雲南大地。

這是一個靠近洱海的巨大白族古村落,位於一個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間盆地之中,在雨量稀少的賓川縣,萂村處處清泉奔湧,堪稱地肥水美,好一個富足之地!雲南歷史上不多的幾個稱王的強人楊幹貞,便成長於此。

萂村:梟雄楊幹貞出生於此

楊幹貞,大義寧國國王,母親名彌錄,父為一楊姓漁人。公元902年 ,南詔清平官鄭買嗣殺南詔王舜化貞,自立為王,稱大長和國。公元928年 ,時任劍川節度使的楊幹貞不滿鄭氏統治,率兵殺滅大長和末代國王鄭隆亶,欲自立威望,又恐天下不服,遂立侍中趙善政為王,建大天興國,但不足一年之後,楊幹貞廢黜趙善政,自立為王,改國號大義寧國。楊幹貞的大義寧國僅僅維持了8年之後,通海節度使段思平率兵殺向大理,楊幹貞敗亡,死後諡為肅恭皇帝。這是見諸史蹟的楊幹貞履歷,頗為類似新莽王朝的王莽。在白族本主文化濃郁的大理挖色和賓川萂村,楊幹貞至今仍為當地本主。在這兩個地區,有關楊幹貞的故事,至今流傳。

萂村:梟雄楊幹貞出生於此

有數千人口的萂村集中於盆地西側,或許因為僅與洱海一山之隔的關係,這一側水源豐茂,景色更為秀麗。走近才能仔細分辨,萂村並不是一個完整的村落,而是分別有萂頭、萂中、萂尾組成的大型村落,村中基本上全部是白族。萂頭是其中最大的村落,古蹟分別也最為密集,有規模宏大的財神殿、太廟等古建築。

一個山村之中,出現太廟這樣的地名,本身就耐人尋味,但無法求證是否與大義寧國相關。

楊幹貞畢竟是一千年以前的歷史人物,歷經各種戰亂、變遷,理論上不可能有任何故居能儲存到現在。除了少量的正史記載,有關他的一切,多半隻能在一代一代的村民中口耳相傳。萂村村委會楊榮恭告訴我,村後的一座廟宇,有楊幹貞塑像,在老輩人的口中,這正是他出生的地點。在廟宇中,兩位白族人正在為一座鎏金塑像獻上祭品,這就是大義寧國王楊幹貞。每年春節期間,都會有大量當地民眾來此,祭祀這名赫赫有名的歷史人物。楊榮恭說,廟宇正背後,有一株巨大的古樹,傳說為楊幹貞手植,這棵樹的奇特之處在於,樹高不足三米,卻有超過一米的胸徑,樹幹遒勁曲折,果然形如蒼龍!讓人不禁遐想了一會兒。

萂村:梟雄楊幹貞出生於此

有關楊幹貞的發跡,我聽到的另外一個版本是,楊幹貞的母親彌錄原為洱海之濱的挖色人氏,相貌出眾,偶然被南詔末代國王舜化貞巡遊時非禮,隨後有了身孕,只得獨自棲身挖色山洞中生下一名男嬰,當男嬰出生後,彌錄攜子遠嫁萂村。從此,楊幹貞在此成長為孔武有力的大漢,最後步入行伍,直至奪取政權,稱王一方。直到現在,挖色的本主廟裡,同樣供奉著楊幹貞塑像,被紀念千年之久。

萂村:梟雄楊幹貞出生於此

楊幹貞之後,萂村默默無聞,如同世外桃源,不為外人所知。但白族是相當重視文化的民族,歷史自會層層積澱。當武力硝煙漸漸消散之後,“清白世家”、“知書達理”這樣的理念在漫長歲月中滲透於日常生活。走在萂頭村中被磨得光亮的石板路上,不時能碰到微笑著打招呼的本地人,有人真誠地邀請我加入他家的晚餐,有人友好地指引我去拍攝一些儲存完好的大院。在一處超過百年曆史的楊姓家族大院中,陽光從四圍青瓦的空隙中攝入院中,一名神態安詳的老人,正在院中撿菜,她喃喃自語,眼睛微閉,陶醉於自己的世界,一任清澈的陽光,在滄桑的臉上塗抹成聖潔的光芒。當我小心地提醒打算為她拍攝肖像時,她先是一驚,繼而起身返回屋內,半晌不回院中,正在我以為她拒絕了我的拍攝請求時,她緩緩走出,往我包裡塞入了一捧瓜子!

刻有拴馬樁的老屋門口,甚至見到了好久不見的馬匹正在吃草,這些身形健碩的馬,難道就是傳說中著名的大理馬?一千年前,楊氏,應該正是跨上這樣的馬匹,從萂村前往大理的山道上絕塵而去的吧。三十年河東河西,當楊幹貞敗亡之後,也有人認為,他並未戰死,而是隻身逃亡保山,以國王的傳統,出家為僧,無人知道他最後的圓寂。

萂村:梟雄楊幹貞出生於此

一日尋訪,得到的依然是謎一般的歷史。只得在深夜爬上背後山頭,藉著星光,拍攝了一張星空夜景。小小村落,被時光打磨經年,早已物是人非,而河嶽依舊,星空依舊,一如千年之前。

歡迎關注“見識雲南”,瞭解更多雲南私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