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楊憲,我想做個好人,朱元璋,跟刑部說,看他們讓不讓你做好人

楊憲,我想做個好人,朱元璋,跟刑部說,看他們讓不讓你做好人

(元末形勢圖)

元至正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356年。“開局一個碗,組排上王者”的朱元璋已經攻克自己未來的老巢南京城,盤踞一方,小有勢力。

南京城計程車子們一看城池易主,紛紛來投,希望能靠自己的本事在朱元璋手底下混口飯吃。

楊憲就是這幫人的其中之一。

他是個眉清目秀,身體單薄但雙眼很有神采的年輕人。領兵打仗的事情他幹不來,但是搞文化工作,楊憲有兩把刷子。

由於自己出色的文書處理能力,他很快獲得了朱元璋的注意,並且順利成為了朱元璋的專幹秘書。

這位秘書不僅負責協助朱元璋處理文書、文案、亂七八糟的文化類工作,還擔任了一份非常重要的兼職,他是朱元璋早期的外交聯絡使者,經常代表朱元璋出使當時各處征戰的諸侯勢力。

“寵弟狂魔”張士誠,楊憲打過交道,“江南大少”方國珍,楊憲也和其經常往來。

在穩定朱元璋勢力的外部環境工作上, 楊憲可謂是功不可破。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這位文質彬彬,看起來弱不禁風的文士所立下的功勞不比朱元璋身邊的悍將驍勇要差,他的功勞是可能不是肉眼可見的,但卻是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朱元璋勢力越走越大的。

但除了私人秘書和外交使者這兩個職務,楊憲還是朱元璋“檢校小組”的成員。

懷疑是人的本性,擁有了偌大權力的朱元璋更是老懷疑精了。一方面,他要努力和這些跟自己出生入死的親戚、朋友、兄弟們保持良好的感情。另一方面,他還要時時刻刻擔心這幫人會揹著他幹壞事,譬如造反之類。

明朝尚未建立,朱元璋不可能有錦衣衛給他使喚,於是他開發性的打造一個專屬於自己指揮的情報機構,也就是楊憲所在的“檢校小組”。

楊憲,我想做個好人,朱元璋,跟刑部說,看他們讓不讓你做好人

(影視劇中的楊憲形象)

彼時,小組主要的工作就是負責監視這些文臣武將的一舉一動,然後隨時報告給朱元璋。

當然,這份工作是不對外公開的,他們所有的行動權和指揮權只在朱元璋一個人手裡。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歷史上甚至沒有有關“檢校小組”的記載。

不久之後,朱元璋把另外一位皇位爭奪戰的競爭對手張士誠按在地上一頓拳打腳踢,啪一下,很快啊,張士誠沒有閃,大意了。自己的地盤就成了老朱家的。

朱元璋把打下來的地盤改名為浙東行省,安排了自己的外甥李文忠做了浙東行省的右丞(相當於浙江省一把手)。

老朱還有更多的地盤要搶,更多的敵人需要面對。他不可能留在浙江整天監視自己的外甥。但是千辛萬苦打下這麼大一塊地盤,朱元璋還真有點不放心。

日防夜防,家賊難防。李文忠雖然不是家賊,但還是得留個心眼。

楊憲派上了用場,他被朱元璋委任為輔佐李文忠的屬官,但實際上,他卻是朱元璋留在浙江的眼線。

離開浙江之前,朱元璋單獨找楊憲聊了一次天,並且說了這麼一段話,他告訴楊憲:李文忠是我外甥,歲數還小,就是一小屁孩,留他在浙東,就是為了歷練一下他,這邊的大事小事還是得你負責,到時候出了事兒我可不管別的,我只找你問罪。

楊憲只是微笑著看著朱元璋,並沒有說什麼。

他明白朱元璋的意思,他更加了解朱元璋想要一個什麼結果。

朱元璋走後不久,李文忠幹了一件事。

他親愛的大外甥當然不會叛變,也不會謀反,李文忠的人生就像他的名字一樣,他是個忠心耿耿的文化人。

作為文化人,他對浙江一帶的文人墨客們非常敬重。

文藝青年李文忠拉攏了另外一幫文藝青年加入浙東管理集團,來幫自己做事。

這五個人的名字分別是王橚、屠性、孫履、王天錫和許元。我們把他們叫做“大明五月天”。

五月天裡,有吟詩好的,有會唱歌的,有寫字棒的,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本事。

但他們有一個相同的特點:浙東行省作為前敵佔區,這幫文人幾乎都不同程度上為前boss張士誠打過工。

本來這是無可厚非的事情,所謂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你管我給誰打過工?你邀請我來上班,我來了,我好好給你工作不就得了?

楊憲,我想做個好人,朱元璋,跟刑部說,看他們讓不讓你做好人

(李文忠像)

李文忠是這麼想的,五月天也是這麼想的,但楊憲不是這麼想的。

也許他對李文忠啟用這些前boss的手下沒有什麼意見,可向朱元璋彙報李文忠的一舉一動是他的本職工作,所以五月天剛剛開始參加工作,遠在天邊的朱元璋就知道訊息了。

朱元璋是個重度懷疑論者家極度玻璃心患者,聞言,立刻安排人把五月天給逮捕了,結果王天錫、王橚、許元發配充軍,另外兩位人頭落地。

楊憲的一紙小報告,白白葬送了五月天的美好前程。

用五月天刷了一波經驗的楊憲此時在朱元璋眼裡已經是一個非常合格的情報人員了,如果他能在歷史的舞臺上堅持的更久一點,也許未來會成為一名叱吒朝野的錦衣衛。

朱元璋也有這個想法。

當他披荊斬棘,一步一個腳印拳打併起群雄,腳踢蒙古老弟,統一全國建立明朝後,很快想到了曾經給他搞情報工作的楊憲。

他把楊憲安排在了中書省。

明代的中書省相當於明朝中後期的內閣組織,管理六部,權力很大,是直接對皇帝負責的行政機構。

朱元璋的想法很簡單,你是搞情報的,那麼你就繼續來搞情報,中書省這麼多位高權重的大官,搞不好誰就偷著玩貓膩兒,你跟他們混在一起,正好替我監視他們。

朱元璋是這麼想的,但楊憲卻不是這麼想的。

踏入京城最後,他先後任參知政事和左丞相,乾的都是大明朝廷舉足輕重的職位。

他乾的賣力,乾的勤勤懇懇。甚至還得到了明代小諸葛劉伯溫的權威認證。

劉伯溫當眾表揚過楊憲可以成為國家棟梁,是幹丞相的料子。

楊憲飄了,地位的不斷上升和來自外界的肯定讓他忘記了他原本是個靠幹見不得人的情報工作發家致富的官吏。朱元璋讓他加入中書省的行為,讓他誤以為自己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他不僅沒有領會朱元璋讓他和中書省官員打好關係,暗自監視的工作,反而倚靠自己在中書省的權力和地位,開始了黨同伐異的道路,

楊憲想要當大官,想要做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物。

如果想要實現這個夢想,那麼同在中書省的丞相李善長就是楊憲最大的競爭對手。

和楊憲一樣,李善長同樣是陪著朱元璋一刀999砍天下的夥伴。

楊憲認為,自己想要做大做強,必須先把李善長給收拾了。

楊憲,我想做個好人,朱元璋,跟刑部說,看他們讓不讓你做好人

(李善長像)

他收拾李善長的方式也很簡單,那就是利用自己的看家本領——打小報告。

他找到朱元璋,對他說了這麼一段話:

《明史》:“李善長無大才,不堪為相。”

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楊憲認為,李善長平平無奇,啥也不是,丞相這個職位,他幹不了。

朱元璋聽罷,意味深長的問了一句:那誰能幹呢?

楊憲沒有再說話,他露出了和當年在浙江干情報工作時一樣的微笑,他以為自己的目的已經達到了,他即將代替李善長成為大明帝國的第一號人物。

但他沒想到的是,在朱元璋的心裡,十個楊憲也比不上一個李善長。因為只有楊憲自己把自己當成了大明王朝的戰鬥機,朱元璋只把他當成一條供自己使用的鷹犬而已。

鷹犬最大的作用,是替主人辦事。而不是成就自己。

是,你有本事,你有才幹,你有能力。但你的出身決定了你的命運。

你註定是個打工人的命,為什麼偏偏想要當CEO?

作為朱元璋“檢校小組”的核心成員,楊憲從加入的第一天起就肩負了這樣的使命。他的畢生將奉獻在幫朱元璋調查、處理、擺平那些上不得檯面,見不得光的事情上。

但楊憲此時想要越進,想要成為一名真正的、正式的國家幹部的心意卻越來越明顯了。他不想當一個情報販子,也不想再做皇帝臥底了。

想做國家棟梁?想做股肱之臣?不好意思,你的手上都沾滿了罪惡的鮮血,你的身上揹負的都是我朱元璋那些不能見光的秘密。

你做不了一個站在陽光之下的人,如果不想繼續打工,那麼你的結局,只有死路一條。

楊憲:以前我沒得選擇,現在我想做個好人。

朱元璋:好,跟刑部說,看他讓不讓你做好人。

楊憲:那就是要我死。

朱元璋:對不起,我是皇帝。

沒過多久,楊憲就死了。

楊憲,我想做個好人,朱元璋,跟刑部說,看他們讓不讓你做好人

(朱元璋像)

是的,你沒看錯。史書到這裡對楊憲的記載就戛然而止,他死了。但是沒有人知道他是怎麼死的。

李善長不久之前曾經參過楊憲一本,內容是這樣的:

《明史》:“放肆為奸事”。

意思也很簡單:楊憲說我不是東西,那我就說楊憲不是人。

除此之外,再無蛛絲馬跡。

我們合理的懷疑,是楊憲的老領導朱元璋殺害了楊憲,殺人的理由和動機,我想前文已經講的很清楚,但楊憲真的該死嗎?

未必。

從宏觀的角度來看,楊憲一生,功勞不是最大的,但也為大明帝國的建立奉獻出了一份自己的能量。

他曾經是朱元璋最信任的秘書,是遊走在豪強之間的說客。更是朱元璋的心腹知己,是老朱同志情報網路的班底成員。

他聰明、勤勞、肯幹。

這位陪伴朱元璋走過半生的人物最後的願望只不過是希望自己可以堂堂正正的在陽光之下做一名大明的官員。

他想報效國家,他想為國盡忠,僅此而已。

但殘酷的命運和人生,早就替他寫好了屬於自己的結局。

朱元璋會讓他消失的無影無蹤,在歷史中連渣都不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