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史記》裡的內容可信度到底有多高?為何大量內容來自於其他史書

史記涵蓋了從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的三千餘年曆史,這也是被稱為中國古代的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其內容之豐富,史料之詳盡,令人歎為觀止。然而,關於《史記》中許多歷史記載的真實性,引起了人們的質疑,畢竟司馬遷寫的許多歷史都是幾千年前的事情,他又是怎麼得到這些歷史資訊的呢?《史記》中和五帝、夏商周,以及春秋戰國等時期有關的歷史資訊可信嗎?

《史記》裡的內容可信度到底有多高?為何大量內容來自於其他史書

《史記》並非是司馬遷的獨創作品,其中的歷史資訊大多來自於其他的史書。秦朝時期,秦始皇推行嚴刑峻法,並嚴禁人們私藏包括史書在內的多種書籍,這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史書留存的數量。後來,經過了秦朝分崩離析,經歷了多年的戰火以後,許多有價值的史書更是不復存在了,司馬遷可以參閱的史料也就很少了。

《史記》中的《五帝本紀》《夏本紀》《周本紀》和春秋戰國時期的故事,在行文風格上差異巨大。就拿《周本紀》來說,它的風格是褒貶有度,恰到好處;但在後面關於戰國時期的文章中,我們卻總是可以看到不少浮誇的描述,如果是同一人所寫的同一本書,其行文風格怎麼會出現如此之大的變化呢?

比較合理的解釋就是,《史記》裡面的不少內容都是透過“摘抄”其他史書來完成的創作。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和君主有關的歷史文獻大都是記載了他們的一些重要的言論,《尚書》等歷史古籍就是這樣創作出來的,這個古籍算是西周時期之後的作品了。但《史記》中關於《五帝本紀》的記敘,幾乎全都是從《尚書》裡面摘抄過來的。

在《尚書》裡面,作者對遠古時期的君王極盡溢美之詞,卻沒有任何負面的評價,這就給人們塑造了上古帝王們都是“完人”的形象。由《尚書》脫胎而來的《史記》,自然也是如此,我們可以從中看到,無論是上古時期的哪一位帝王繼任,都是透過禪讓這樣賢能的方式來完成的權力交接。

《史記》裡的內容可信度到底有多高?為何大量內容來自於其他史書

但事實上,我們也能從其它的歷史典籍中多少看出一些端倪。秦朝的嚴苛法律並沒有使得所有的前朝史書銷聲匿跡,有一些史書就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被保留了下來。在這些史書當中,《竹書紀年》就是其中之一。它和《尚書》中關於遠古時期帝王們和平交接權力的描述截然相反,雖然也是實行禪讓,但當時的一些權貴們為了可以讓自己繼位,想要不擇手段來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這就反映了當時爾虞我詐的政治生態。在這兩種風格迥異的歷史典籍中,《竹書年紀》刻畫出了政治家們為了權力勾心鬥角的社會現實,這種描述顯然更加真實可信。

在《史記》的《夏本紀》中,裡面的內容也大都是“摘抄”於《尚書》,並且裡面只有很少一部分具有史學價值。有關商朝的王位世系的記載,《史記》和《竹書本紀》也存在著較大差異,經過專家們的考古挖掘之後,證實了《竹書本紀》關於商朝王位世系的記載。

儘管《周本紀》也從《國語》“摘抄”了大量內容,但它還是給我們提供了許多獨到的歷史資料,這是值得後人肯定的一點。另外,雖然《史記》中有關春秋時期的歷史也是源於《左傳》,但前者的敘述方式要更加順暢一些,這就使得人們在閱讀《史記》的時候可以更加輕鬆了。

《史記》裡的內容可信度到底有多高?為何大量內容來自於其他史書

《史記》中有關戰國時期的歷史記敘,大多來自於《戰國策》。《戰國策》是西漢末年的劉向編訂完成的一部歷史典籍,裡面描繪的是縱橫家蘇秦和張儀等人的一些重要的言論。但《戰國策》這本書有關蘇秦年齡的記載存在著較大的矛盾,這就導致了《史記》描寫蘇秦生平的事蹟時,將其寫成了奔波於七國之間,並一個活了一個多世紀的人,這顯然是不可信的。在歷史上,確實有蘇秦這個人,但他的活動軌跡僅限於齊國和燕國,並在後來被齊王所殺。

《史記》對戰爭的細節描述非常多,其中一個常見的細節就是,戰國時期的戰爭常常以幾十萬大軍的規模來作戰,並且總是會有幾十萬計程車兵被殺掉,但這在生育率較低的戰國時期是根本就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史記》之所以會出現這樣多的誇張描述,與其直接“摘抄”《戰國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但《史記》並非全都是“摘抄”於其他歷史典籍,裡面的《本紀》《世家》《列傳》和《表》等歷史文字基本上都是司馬遷自己原創的了。在這些內容當中,我們也可以明顯地體會到司馬遷獨有的一種文學風格,這種風格得益於當時日益完善的漢代散文。就比如在《項羽本紀》中,有關“鴻門宴”和“烏江自刎”的場景描寫都是非常細緻入微的,彷彿司馬遷當時就在現場一樣,其中的細節描寫生動傳神,令人信服。

《史記》裡的內容可信度到底有多高?為何大量內容來自於其他史書

司馬遷將《史記》的歷史寫到了漢武帝時期,裡面有大量翔實的史實記載,但令人遺憾的是,也許是《史記》揭發了漢武帝醜陋的一面,裡面的原版《五帝本紀》就這樣被銷燬了,現在我們看到的這本《五帝本紀》是從《封禪書》當中抄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