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雲貴千年首狀元:臣願做探花郎

如今的貴陽有三條街:城南曹狀元街,城北夏狀元街,青巖趙狀元街,這三條街無疑是貴州文化的一個標誌,那麼今天就來給大家說一說雲貴千年奪魁第一人趙以炯。

雲貴千年首狀元:臣願做探花郎

趙以炯字鶴林,生於清咸豐7年(1857年),貴州青巖人,幼年時期的趙以炯和書香門第的外公家一起生活,加之南明河甲秀樓旁是很多名仕大儒聚集地,從小就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和薰陶。3個舅舅也是當地的文人,這樣的環境為趙以炯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因為自幼聰明好學,以一首“詠刺梨”:生在山間不入盆,擅妍不肯入朱門,卻和龍井釀成酒,貢上唐朝呈聖恩。展現出了過人的才華。

雲貴千年首狀元:臣願做探花郎

光緒八年(1882年)步行進京應試壬科進士落榜後並沒有氣餒,返回青巖繼續苦讀,1886年中進士,在保和殿參加殿試時,光緒帝出了上聯,“東津明,西長庚,南箕北斗,誰能為摘星漢?”趙以炯對了下聯,“春牡丹,夏芍藥,秋菊冬梅,臣願作探花郎。”此聯對仗工整,久久傳為佳話,光緒帝當場將其定為一甲第一名。古時候狀元大多出自江南富庶之地,趙以炯奪魁,也成為了雲貴兩省近千年以來高中狀元的第一人。也打破了外界對“黔無人”的看法。中狀元后出任翰林院修撰,1888年,任四川鄉試副考官。1891年任廣西提督學政。1895年任會試統考官。1900年母親病故便回到貴州,任貴陽學古書院主講,後來因為擔憂仕途艱難,便回到青巖講學。於1906年病故,終年49歲。除此之外,趙以炯在詩詞方面也很有造詣。

雲貴千年首狀元:臣願做探花郎

一門三進士一經魁一狀元

說起趙以炯不得不說他的家庭,父親是愛國將軍趙國澍,咸豐三年(1853年)因為土匪猖獗,於是編練民團,隨官兵四處征討建立了不少功績,1861年負責貴州團練事務和青巖團練總理,後來因為名震中外的青巖教案被革職,第二年復職攻打燈花教陣亡,年僅37歲,趙以炯便跟隨自己的母親回到了青巖。

雲貴千年首狀元:臣願做探花郎

而其母親更是一位了不起的母親,與趙國澍共育有4男2女,分別取名以蘭、以煥、以炯、以煃、以炳、以冷,全由一位母親養大成人,趙家素以教子有方為榮,除了趙以炯高中狀元,他的兄弟和姐姐也名揚故里,從光緒五年(1879年)到光緒十五年(1889)的十年裡,趙家一門四喜,其餘兄弟也名揚故里。長兄趙以煥光緒八年(1882年)中了舉人,光緒十五年(1889)年中進士,官至江蘇丹陽縣知縣,三弟趙以炳與趙以炯同入庠,光緒五年(1879)年同榜中舉人,趙以炳中得經魁,四弟趙以煃於光緒十一年(1885年)中舉人,光緒十二年(1886年)與趙以炯同榜中丙戍科進士,趙家一門出了三個進士,一個經魁,而且還中了一個狀元,這在科舉時代實在是極其難得的殊榮,《清代貴州名賢像傳》記載“一門競爽,彪炳當世,而“炯”竟以狀元及第,大魁天下,為貴州從所未有。”

雲貴千年首狀元:臣願做探花郎

回想趙以炯的一生,除奪魁天下名噪一時外,在後來的仕途中,並沒有太多的業績被記載,為官期間察覺官場環境複雜,也無心相爭辭官返回故里講學,這也透露了他淡泊名利的性格。

趙以炯以自己的才學,為貴州文化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頁,但卻因英年早逝,實為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