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諸葛亮明知伐魏必輸,卻為何一意孤行?其實這背後有這三大原因

蜀漢的七十萬大軍被陸遜一把火葬於夷陵,此後劉備病逝白帝城,蜀由盛轉衰。後三國時代的諸葛亮,和東吳互結盟友之後,更是拼了命地攻打曹魏,十幾年內先後六次出祁山。但問題就在於,北伐這事就如同以卵擊石是不可能成功的,至少在關羽死後荊州淪陷,蜀漢精銳盡損,任他是諸葛亮也不能逆天改命!這事丞相自己也明白,可偏要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原因何在?

諸葛亮明知伐魏必輸,卻為何一意孤行?其實這背後有這三大原因

其一,伐魏才能證明蜀漢政權的合法性;

古代人十分準守禮法制度這一套,你看梟雄曹操當了幾十年的魏王,沒找到合適機會他也不敢登基,深怕被人非議,還是他兒子曹丕等到合適機會,先後禪讓三次才從獻帝那接過皇帝寶座。所以古代稱帝是要師出有名的,而且還非常複雜。曹丕有漢獻帝劉協禪讓的詔書,劉備自己是中山靖王后裔,反而孫權啥都沒有,名不正言不順的,只能等前兩位都稱帝了,自己才敢上位。

諸葛亮明知伐魏必輸,卻為何一意孤行?其實這背後有這三大原因

所以蜀漢勢必要伐魏,劉備稱帝的名義是“曹操為權臣挾持天子,名為漢相,實為奸賊!”自然天底下所有皇室後裔都能起兵共伐之,這是昔日漢高祖定下的規矩。所以蜀漢建立之後,最重要的事就是征討曹魏,不能有任何緩衝的餘地,只能死戰不止。你要是和孫權那般與曹丕握手言和了,你蜀漢政權又該立足於何處呢?

諸葛亮寧願放著夷陵大仇不報,也要和曹魏決一死戰,不伐魏就沒有蜀漢政權一說,不伐魏諸葛亮倒不如直接雙手自縛投降了事,這就是最重要的原因。自詡為漢室正統的劉備怎麼可能會與篡位奪權的曹丕共存呢?只能戰場上見真章,決一勝負方可。

諸葛亮明知伐魏必輸,卻為何一意孤行?其實這背後有這三大原因

其二,戰爭能避免內部矛盾;

蜀漢雖然地盤小,但內部派系極為複雜,有以劉備為代表的老一派,以諸葛亮為代表的荊襄派,以李嚴、黃權為代表的益州派。權力鬥爭激烈,而且益州人基本難入權力核心,所以在劉禪投降時你會發現,以譙周為代表的益州本地士族幾乎全員投降。因為他們根本沒有對蜀國的歸屬感,鍾會鄧艾一打過來,他們就忙不迭地投降,深怕損害了自己的利益,反正給誰當臣子不是當!

諸葛亮明知伐魏必輸,卻為何一意孤行?其實這背後有這三大原因

這件事咱聊清楚了,諸葛亮北伐就好說了!因為戰爭,尤其是對外宣戰能極大緩和國內矛盾,這一點熟讀歷史的觀眾應該都懂,把曹丕司馬懿樹為敵人,蜀內部各派系人士就不會鬧不和。所以在諸葛亮執政期間,他才會竭盡所能地去北伐,而等到他一死各種亂事就都出來了。楊魏二人鬧矛盾,導致魏延最後被殺、楊儀被收監;大丞相費禕死於魏將的暗殺;宦官黃皓專政,姜維執軍不服從劉禪的排程等等。。。

(很多常說諸葛亮北伐窮兵黷武,讓民不聊生,可實際上如果孔明不發動北伐,劉禪的位置能坐穩都不一定呢)

諸葛亮明知伐魏必輸,卻為何一意孤行?其實這背後有這三大原因

其三,諸葛亮活著,伐魏才有一絲成功可能性;

伐魏是一件多難的事啊!以諸葛亮之智,集蜀漢軍民上下同心協力尚不能成功,被司馬懿堵在陳倉城外難進一步。倘若丞相也死了,北伐還能成功嗎?尤其是三國後期,蜀漢內部人才凋零,武將也是青黃不接,正所謂“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這句話已然十分說明問題了,讓一位六十歲的老將出戰,蜀已經衰弱到什麼地步可見一般。

諸葛亮明知伐魏必輸,卻為何一意孤行?其實這背後有這三大原因

所以擺在諸葛亮面前的問題就是,北伐雖然艱難,但蜀國上下若能同心協力的話未必沒有機會,若是不戰,那便只能坐以待斃。所以即便是在非常艱難的情況下,諸葛亮依然耗費精力去策劃了六次北伐,其中兩次還與東吳通氣,雙方一南一北共同夾擊曹魏,而沒成功就是後來要說的話了。(孟子有云“生於憂患,死於哀樂”北伐恰恰是蜀漢能延續下去的希望)

諸葛亮明知伐魏必輸,卻為何一意孤行?其實這背後有這三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