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教你養生修行2:正念正身,溫陽八髎,八髎通,內氣行

前面說了各種漏,想變美,先養氣,

養氣之要在補漏

。要不養地供不上漏,那也白養。漏有很多種,我們怎麼一一補助,我告訴大家,不可能一個一個補,那樣就是按下葫蘆浮起瓢,補來補去賺個忙,最後一個也補不住。

咱們先要研究漏的原因。先天不足是漏的主要原因,當然也有後來淫慾導致漏的太多也成先天不足的,先天氣不足就會失去對妄念的控制能力。所以有些少年人戒不掉手Y,都是因為先天氣沒有對後天本能有控制能力所致,但是我們要養氣,就要和後天本能對著幹,所以有些人站樁打坐練功,當時還好,事後又犯,反反覆覆最後還是歸於漏。

首先說後天本能,除了身體因素,這個叫精滿自溢,不是你願意不願意,是身體本能。思想上是妄念,貪戀太多,和身體本能結合就無法排除。再說脈率,這個名詞是我總結的,丹書上沒有,不是丹書不知道,是丹書不肖記載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但是與習性息息相關,我們要戒後天妄念本能,就要了解這個脈率,所謂脈率就是心律,心臟跳動脈搏跳動就是脈率。這個東西和我們的意念緊緊結合,俗稱人格。繼續說脈率,意識思想和脈搏心跳緊密相連。舉個例子,比如脈率和音律相連的人,一首音律聽一遍就能唱出來,那些脈率沒有和音律相連的人聽幾十遍都不見得能唱好,更別說動聽,這就是脈率問題,

脈率和思想意識緊密相連,我們用後天意識去練功補漏,成功之難度大家可想而知。後天意識用的練功的成分要比用在後天脈率的成分要少得多,能有萬分之一用在練功上就不錯了,練功都不能用之萬一,何況平時,所以妄念止不住,漏補不了是正常。所以練功之要在忘我,不知忘我而空談練功,無異於水中撈月,鏡中觀花。有些人練功感覺氣通一點脈搏跳一點就沾沾自喜,自以為練功有成,其實這點能量練功時都不能控制妄念,又何況平時,可想而知,該漏還是漏,根本沒有那個控制力量。

要養氣,先忘我。心死則神活,體虛則氣運

先講個道理,當然這些遠不足以補漏,只是讓大家明白補漏之難點所在。

人能做到心靜嗎?答案是不能。

當然你可以說睡著了心靜,你可以說成植物人了心靜,也有說練功的時候可以心靜。心靜不了,只要我們有脈率就不可能心靜。所謂的心靜只是自我相對,不是真的心靜,所以我們不說心靜。而是把心劃分為二,也可以說把思想認識劃分為二。一個叫正念,一個叫妄念。我們把只有正念的思想活動叫心靜,正念是身體先天所發,妄念是後天認識所發。所以我們先要舍,捨去一切,直到回到週歲孩童。有人說那不成傻子了,這個你先看看週歲孩童傻不傻?你學個英語用多少年?週歲孩童學古老的中文用多少年?顯然你的智商程度學習速度比周歲孩童差得遠的遠。

要得慧,要去妄念得正念,一個字,舍。

當然人的思想活動妄念紛飛,不是想舍就能捨的,所以要舍外,由外入內。

先舍外再慢慢舍內,有人說都開始舍了,那我別努力,什麼也不幹了,天天睡覺好不好?錯。努力是正念,思量惦記努力才是妄念。人生如戲,都是感知,繁華如夢,過去一空。有的時候就好好享受,沒有了也別後悔,更別惦記。後悔惦記生怨恨埋怨煩憂苦,這些都是妄念。為什麼有的人一上來就要爭個道理對錯,都是因為怕失去而妄念所致。換句話說就是沒安全感沒存在感。

感覺都是自己的,別人給不了你,一切感知終究都是空。既然知道是一切都是空,就不要執著於妄念,有目標就追求,沒目標也不要妄想,得到就珍惜,沒有也別遐想,失去就從心裡抹去,也別留戀,更別後悔,由後悔生怨恨更不要。分清正念妄念,一刀切,去妄念。這個才是真正的靜,非無意識死人之靜。

僅留正念才是道家所說的靜

再說求靜。如果只讓我們去妄念,顯然做不到,強行控制一會行,一動一睜眼妄念繼續,因為身體在不斷分泌能量,你不用是不可能。不從這塊出,就要從那塊出,不然等你煩躁不安的時候還得出。最終不是用於身體本能就是用於妄念。

反正就是一個能量要出去,所以求靜之道不是控制,越控制越反動,而是另開一條道,把能量導引過去,這就是

養氣之道

但是說容易,做得有下手之處,導引到哪呢?歸於祖氣。讓身體的能量不外出,而在身體巡行到一處積蓄,但是你讓它巡行到一處,它就巡行嗎?顯然是不聽話的,這就需要了解身體,瞭解方法。

首先咱們說經脈。三陰三陽,都知道陽明脈決定形象。把氣導引歸納回身體是不是就可以積蓄充實陽明脈呢?答案是肯定的。那麼怎麼導引呢?咱們先說一個地方,這個地方去過養生館的女士可能知道,養生的地方叫八髎,就是肛門尾骨往上走的腰間,美容院拿艾條燻兩個小時,就會感覺從八髎處升起一股熱流巡督脈上行,會很舒服,也會感覺身體很有精力。這是個什麼地方呢?內丹圖裡這個位置是先天元精儲存地。要去妄念,先要把能量用在這個地方,讓元精活躍,充積身體。元精活則不會受妄念控制,就不會變成濁精漏掉,所以我們導引的第一步,就是有能量了,用在溫陽八髎上。不要再生Y欲和妄念紛飛了。

也不要想著偷懶,去美容院艾灸吧。艾灸治標不治本,反而是浪費。身體每天都在分泌能量,不用,浪費掉還要外求?

教你養生修行2:正念正身,溫陽八髎,八髎通,內氣行

這個地方有個特點,就是不動,全身都動,唯獨這地方不動。這個地方你放鬆身體和思想意識會發現這個地方是氣血活動量最少的,現在瑜伽有養腎的動作,就是用某些姿勢活動帶動這個地方,但是瑜伽只動作,效果很低,瑜伽也要行氣。看那些腎虛嚴重的男士,有前列腺問題的,這個地方都會鼓起。怎麼溫陽呢?先要讓思想安靜,妄念靜下來,當然這個不是說句話就能做到,需要慢慢來。一點點轉移能量,第一步,氣通,我們叫它正身。

剛才說了正念,現在說正身,正念必須有正身才能截住供給妄念的那部分能量,所以現在好多都說

正身即正念,正念即正身,其實兩者一個是思想,一個是身體

但是兩者必須結合才能截住供給妄念的那部分能量,才能去妄念。所以兩者即一者,密不可分,所以說正身即正念也不為過。

正身正念密不可分,正身是調正身體,使氣暢通,正念是調正思想,去除妄念。

想正念,先正身。想正身,先正念。二者同時進行。

先說正身,我們的身體是不正的。這點可能大家不理解。

做個簡單的解釋,因為我們為了生活,因為我們是有意識的活動,所以我們的身體就不可能正,比如你笑的時候,左邊酒窩大還是右邊酒窩大呢?你走路的時候是習慣先邁左腳還是右腳?比如你是用左手拿東西多還是右手拿東西多?你是左手拿筷子還是右手拿筷子?經常用的一邊和不經常用的一邊支配能力就不一樣。當然這都是最輕微的不正。咱們再說嚴重的,有沒有見過有人鼻子兩邊的臉頰是不對稱的?有沒有見過有人兩邊的肩膀不一般高的?有沒有見過駝背探脖的?為什麼有的人走路站姿是那麼有氣質,而有的人就看著那麼彆扭?

其實我們沒有一個是身體正的,身體不正就氣不通,可能有人說我感覺不到,

那是你沒放鬆。身體念頭放鬆到一定程度就感覺到了。

正身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先正主,由主至次。要正身先通氣,人體的氣在哪?

在背,把人身體的零碎東西剝乾淨,人還剩什麼?還剩一副骨架,頭骨,脊柱,盆骨和腿。所以我們說整個腹腔只有一個脊柱。人就是脊柱支撐起來的動物。

背為氣,腹為血,氣發於背,一切氣都來自背。內家拳有句話叫什麼?

力發於-脊

脊柱才是氣的源頭

。咱們通氣如果直接感覺脊柱有點太遠。

教你養生修行2:正念正身,溫陽八髎,八髎通,內氣行

咱們說丹道,怎麼正身氣通。關鍵的關鍵在一個地方。就是頸部。叫

收頸藏喉

先讓頭後收,讓頸椎和整個脊柱垂直。從側面看成一條直線,把頸椎後收直了,頸椎保持,頭下收,把臉和身體前面收成一個平面。鼻頭和肚臍眼垂直於地,身體端坐,下巴掩住喉頭,感覺下巴在夾住一個乒乓球。姿勢做好,從旁邊看你前面臉與正面成平面,後面脊柱成一條線垂直於地,頸椎和整個脊柱成一條線垂直於地面。姿勢做好了,下一步鼻-拉肚臍。

保持這個姿勢吸氣,鼻子吸氣感覺肚臍被拉著收,一吸氣感覺鼻子有一條線拉住肚臍眼一樣,這個時候大家吸氣試試看吸到哪了?吸氣想肚臍周圍,如果姿勢到位,一吸氣會到肚子裡,當然像我們這些經常行氣的人一吸會由丹田下行,會吸到腳上,也可以由丹田上行進入督脈,剛開始練習的感覺是到肚子裡,有極少數人會到後腰,到不了後腰沒關係,先從肚子開始。這就是

腹式呼吸

為什麼這個姿勢吸氣會由胸腔移到腹腔呢?因為你要是用心體會的話會發現此時的吸氣不再是鼻子吸氣了。而是由鼻子轉移到了鼻根呼吸。

現在說腹式呼吸,說鼻根呼吸,以後還要說喉呼吸,所謂道家的一吸到腫是喉呼吸。以後引氣,巡小周天也是喉呼吸。

溫陽八髎處,腹式呼吸是前奏,腹式呼吸先吸入肚子,由肚子入後腰,由後腰入八髎,聽起來很複雜,是我說的複雜,其實很簡單。腹式呼吸開始會發現你一次的吸氣容量會比肺呼吸增大,吸氣時間也會深而長,以後隨著呼吸深度會越來容量越大,最後達到吸氣量是你肺呼吸時的6倍。先吸到肚子後腰,然後到氣脈,到三陽脈,到督脈,到任脈,到三陰,最後會入骨到髓,當然這個過程很長。

八髎處一旦打通,人就會有無窮的能量,通任督先通八髎。

八髎是內外氣的交接點。八髎通,內氣行

,現在咱們說的腹式呼吸是外氣,是空氣,對身體起不到多大作用,這就是我為什麼說溫陽八髎處的重要性,真要這地方的能量活動起來,人才算開發了潛力,才能改變先天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