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商代時期,山東地區的製鹽方法

山東自古盛產海鹽,商代時山東萊州灣地區以地下滷水為製鹽原料,先打井汲取滷水,然後再將其排放到坑池內,依靠天然蒸發來提純滷水,提純後的滷水就可用於製鹽。

商代製鹽工具為盔形器,是圜底無足的泥質瓦器。

商代製鹽工場內建有鹽灶和陶窯,分別用於製鹽和燒製盔形器。當時製鹽的方法是將滷水倒入多個盔形器中,再將盔形器擺放在灶室內,

最後點火烘烤盔形器中的滷水,隨著水分的蒸發,食鹽就結晶析出。

商代時期,山東地區的製鹽方法

一、鹽灶的修建

古代鹽灶上要修建房舍來遮擋風雨,以保障製鹽工作的正常進行。

鹽灶內的設施一般有灶門、灶坑、煙囪等。

灶門為點燃灶坑內柴薪的入口,柴薪燃燒的火焰用來燒烤灶坑上製鹽容器的底部,容器內裝著滷水。柴薪燃燒產生的煙氣順著煙囪排出灶外。

鹽灶上修建房舍如《熬波圖》雲:“必須於柈上蓋造舍屋以庇風雨”。“柈”即“盤”,在這裡指鐵鍋,元代用大鐵鍋燒煮滷水製鹽。

在鐵柈所在的鹽灶上,修蓋房屋來遮擋風雨,以確保灶內製鹽工作的進行。

商代時期,山東地區的製鹽方法

古時各種爐灶一般都以柴薪為燃料,點火時是透過灶門將灶坑內的柴薪引燃。

《墨子》雲:“五步有灶,灶門有爐炭。”此爐灶雖是用爐炭引火,但灶門的設定都應一樣,故點火時是從灶門點燃灶坑內的柴薪或爐炭。另外,包括鹽灶在內的各種爐灶上要安置煙囪,將灶火產生的煙塵排出屋外。

為了更快地排放煙氣,有的爐灶上安置了多個煙囪

,《太平御覽》引《魯連子》雲:“一灶五突,烹飪十倍,分煙者眾。”一個灶位上安置五個煙囪,能快速排放煙氣,以便可以再加入燃料,這樣就會加強火焰的力度,從而增加飯菜烹煮的數量。

商代時期,山東地區的製鹽方法

商代鹽灶的修建亦採取相似的方式,當時是在鹽灶上蓋建灶棚來遮風擋雨,

修建火門和燒火坑,透過火門點燃燒火坑內的柴草,同時又修建煙囪來排放煙氣。如雙王城014A遺址的“鹽灶由工作間、燒火坑、火門、橢圓形大型灶室、長條形灶室、三條煙道和圓形煙囪以及左右兩個儲滷坑組成,總長17。2、寬8。3米。”

灶棚的覆蓋範圍包括灶室、煙道、煙囪和儲滷坑,平面形狀近正方形,邊長15。5米,面積230平方米。灶棚之下的灶室內用以擺放多個盔形器,盔形器中裝滿滷水,與灶室相連的火門等同於文獻中的灶門。該遺址修建了三條煙道和三座煙囪,

在加速排煙的同時,又可加速燃料的填入,增強火焰的力度,使更多的熱量傳入灶室內

,進而烘烤盔形器中的滷水,使滷水的水分儘快蒸發,從而加速食鹽的析出。

商代時期,山東地區的製鹽方法

二、煮鹽工具盔形器的使用方法

盔形器為圜底無足的泥質瓦器

,使用盔形器煮鹽的方法是先在灶室內搭設網狀架子,在網口處鋪墊圜底狀草拌泥紅燒土,然後將裝滿滷水的盔形器放置在紅燒土上,最後點火烘烤盔形器,使滷水的水分蒸發,從而析出食鹽。

先說明

盔形器為商代的煮鹽工具,先秦時有用無足器具燒煮水或食物的記載

,如炊器“鑊”為無足容器,《淮南子》雲:“嘗一臠肉,知一鑊之味”,高誘注云:“有足曰鼎,無足曰鑊。”因其無足,就被安置在爐灶上來烹煮食物。

商代時期,山東地區的製鹽方法

《周禮·天官·亨人》雲:鑊應是安放於爐灶之上,爐灶將鑊托起,然後進行烹飪。由此推論,圜底無足的盔形器亦可用於燒煮滷水製鹽。考古資料提供了證據,即

雙王城各製鹽遺址90%以上的盔形器的器底和內壁上,大都殘留著碳酸鹽和食鹽

直觀上看去,這些盔形器的器底和器腹內壁上殘留著白色垢狀物,化學分析表明,其成分是鈣、鎂碳酸鹽,以碳酸鈣為主,還包括碳酸鎂和碳酸鈣鎂。

白垢中都含有食鹽,這些白色物質可能是製鹽過程中形成的。

商代時期,山東地區的製鹽方法

為適應製鹽需要,

商代盔形器經過四個階段的形體發展,其口部、腹部、器壁和底部的變化都逐漸向實用型發展

。口部從圓方唇變為方唇,從寬沿變為窄口沿,且唇沿內斜、多凹槽。腹部從淺弧外鼓到腹部變深、器體修長。器壁從較薄到逐漸增厚。底部從大圜底變為小圜底。

口部的變化便於工人用手抓取盔形器的口部,能用力將其提起、運送。腹部的變化使盔形器的容積變大,能裝入更多的滷水,增加食鹽的產量。器壁加厚是因為盔形器內放入的滷水增多,就會使燒煮的時間增加,因此器壁就要加厚,以防因長時間的燒灼而破裂。

底部變為小圜底,使底部的弧度變小,便於更加穩固地擺放。

商代時期,山東地區的製鹽方法

下面再說明使用盔形器煮鹽的方法。古時煮鹽是用特殊裝置將圜底的製鹽工具牢固地架起,然後在灶坑內點燃柴薪,

用火焰燒烤製鹽容器的圜底,使容器內滷水的水分蒸發,從而析出食鹽。

與此相似,商代鹽灶內放置盔形器製鹽時,是在灶室內搭設網狀架子,在網口處鋪墊圜底狀草拌泥紅燒土。

燒土上放置盔形器,燒土與盔形器底部的形狀相適合,能使盔形器穩固地立於其上。工人們又在盔形器之間塞上碎陶片,便於盔形器能穩定地站立,然後再燒火煮鹽。商代的盔形器絕大多數為泥質陶,不能直接受火,因此絕大多數盔形器底部不見二次受火的痕跡,

即只見燒製盔形器時的痕跡,不見煮鹽時火燒的痕跡。

商代時期,山東地區的製鹽方法

考古資料又進一步說明,當

時灶室內先搭設網狀架子,紅燒土是置於網架上的網口處,而盔形器又置於紅燒土上

。2007年在壽光雙王城SL9遺址的SL9YZ1灶室內發現長2。1、寬1。8、厚0。1米的紅燒土。上面擺放著排列整齊的10多件盔形器,器物之間塞以碎陶片,便於穩定。

紅燒土層由成排的條狀燒土塊組成,其上有木條狀凹痕。

這說明灶室上應該搭設網狀架子,網口內鋪墊草拌泥,其上再置放盔形器。這與《熬波圖》所記異曲同工,都是用工具將圜底無足的煮鹽容器托架起來,使其穩固地站立。

商代時期,山東地區的製鹽方法

上引014A遺址有橢圓形灶室,其在搭設架子時,要多用一些工力。長方形、長條形灶室寬度較窄,且各處寬度相同,有利於搭架子和放置盔形器。而橢圓形灶室寬3。5~4。5米,中間部位寬度較大,如果直接在上面搭設架子,要

使用較寬的橫架,這樣就會使擺放的盔形器增多,容易因承受的重量太大而導致塌陷。

為解決這一難題,當時的工人在灶室中間堆做了一個半月形土臺

,這樣就可以使用短木架,使木架的一端搭設在灶室的牆壁上,另一端搭放在土臺上,這樣土臺與兩邊牆壁分別搭設網架,就可以讓框架縮短,使放置的盔形器不致過多,也就不能壓塌網架。

商代時期,山東地區的製鹽方法

擺放好盔形器後,就從火門點燃燒火坑內的柴草,用火焰的高溫烘烤盔形器,使其中滷水的水分逐漸蒸發,從而析出食鹽,結晶附著於盔形器的內壁上。

待水分完全蒸發後,就取下盔形器,將其打碎,取出鹽塊。

這就使盔形器的消耗量非常大,因此對盔形器補給量的需求也很大,故鹽場內建有陶窯燒製盔形器。

三、煮鹽時爐火的

溫度及

食鹽析出時滷水的溫度

商代煮鹽時爐火的溫度很容易就達到水的沸點,即一百度,但因盔形器的底部鋪墊草拌泥,使其吸收的熱量受限,

故盔形器中滷水的溫度往往不用達到水的沸點時,食鹽就能結晶析出

商代時期,山東地區的製鹽方法

文獻記載古代煮鹽時爐火的溫度要達到水的沸點,即要達到一百度。

東漢末年劉禎在《魯都賦》中提到,煮鹽時爐火的溫度要達到水的沸點。其文說山東半島有湯鹽池,鹽池水面廣大,在春季時人們取池水製鹽。用火燒煮池水時,爐火溫度極高,使鍋中之水沸騰噴出,水分蒸發後食鹽就結晶析出。

《魯都賦》中所說的可能是直接用火燒烤器皿底部,以致使水沸騰。如果用盔形器製鹽,因底部要墊上燒土塊,當爐火的溫度達到一百度或更高時,

盔形器中的水也達不到沸點,但這樣的溫度也可以使食鹽析出。

商代時期,山東地區的製鹽方法

據測算,商周時碳酸鈣的形成溫度在37~57℃之間,大部分都在50℃左右。碳酸鈣通常會在成鹽之前析出,因此碳酸鹽的形成溫度通常低於成鹽溫度,據此,研究者推測成鹽溫度應該比碳酸鹽形成溫度高出10~20℃左右,故商周時期的成鹽溫度應在60℃左右。

即食鹽結晶析出時,盔形器中滷水的溫度為60℃左右。

在這樣的溫度中,一個鹽灶內所有的盔形器在一次煎煮後,可製成數量可觀的食鹽

。雙王城遺址一個鹽灶一次就可製出上千斤鹽。如此多的食鹽,如果不能馬上運走,就必須放置於屋內,以防被雨水打溼。

商代時期,山東地區的製鹽方法

《熬波圖》雲:“各灶戶自備木植、磚瓦、鐵釘、石灰、工食等項物料,就團內起蓋倉房,或五間或七間,以便收貯”。

元代下砂鹽場的製鹽工人自備木材、磚瓦、鐵釘和石灰等材料,在工場內建造倉房,以便收放食鹽。

與此相似,壽光雙王城014A遺址內有灶棚,灶棚內的空地可以作為倉儲使用,來存放製成的食鹽。

四、總結

綜上,

商代時鹽灶的結構從東向西依次為工作間、燒火坑、火門、灶室

,煮鹽時從工作間底部向燒火坑內堆放柴草,然後從火門處點燃柴草,利用其產生的熱量來蒸煮灶室內的滷水。灶室內的滷水是放置於圜底盔形器內的。

商代時期,山東地區的製鹽方法

當時是先在灶室內搭建網狀架子,網口處鋪設圜底狀紅色草拌泥燒土塊,然後將裝有滷水的盔形器放在燒土塊上。

當滷水溫度被加熱到60攝氏度時,滷水中的鹽分就結晶析出,附著在器底和內壁上。

煮鹽結束後,工人將盔形器打碎,從中取出已凝固的鹽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