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釘釘總裁葉軍:ToB最容易被忽視的幾個增長問題|洞見

阿爾法公社

重度幫助創業者的天使投資基金

━━━━━━

阿爾法公社說:作為2006年進入阿里的老將,釘釘總裁葉軍經歷了阿里從IT(資訊科技)到DT(資料技術)的數字化轉型。在接任釘釘總裁後,他帶領釘釘完成從“做大規模”到“做深價值”的關鍵轉變。近日,在一次公開授課中,葉軍分享了自己對ToB如何做好增長的洞見。

“什麼是自傳播的ToB產品?做自傳播,是一個典型的有ToC味道的說法。我們這兩年做ToB,越來越講究從客戶視角、管理視角切入到使用者視角,ToB產品是怎麼賺錢、怎麼做專案、怎麼產品化、怎麼做交付、怎麼做服務的?大家可以看到一些思路……”

“如何打造可自運營的ToB產品?我認為釘釘是一個自運營產品。ToB產品有非常強烈的行業化特徵,不同行業不同階段的企業有著截然不同的需求。釘釘服務各行各業,給客戶可自運營的能力非常重要。”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釘釘總裁葉軍從ToB產品的第一性原理出發,以“ToB產品如何自傳播”為題,結合釘釘上千行百業的數字化實踐,分享釘釘這款現象級產品對於ToB的理解。

為什麼中國ToB又火了?

釘釘投資了很多公司,應該是目前中國最大的SaaS生態集中地之一。所以我最近見了很多公司,並明確地感覺到很多企業的估值在上升。

衡量一家ToB企業的估值最核心的指標是哪幾個?

第一,毛利率。

一般ToB的產品毛利率都在50%之上,這跟ToC截然不同,ToC的毛利率能做到5%已經很高了。

第二,復購率。

ToB的產品每年是否有50%的復購。

第三,續費金額增長率。

有的企業叫ARR(會計收益率法 Accounting Rate of Return),有的企業叫Up值。其實就是看第一年花了100塊錢的使用者,第二年是選擇不花錢、花50塊還是花150塊。

毛利率、復購率、續費金額增長率,這三個指標非常重要。如果這三個指標全部都大於50%,我們會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ToB的業務。

這兩年我們可以看到越來越多這樣的企業出現,我自己最近走了好幾家公司,跟這些CEO交流,體會到了他們的洞察力和對市場的感知力,所以這次ToB的火跟10年前、20年前的火有很大差異。

除了SaaS本身業務的發展,現在還有一個大背景,消費網際網路行業高速增長的時間視窗已經過去了,越來越多的資源正在流向產業網際網路。

為什麼要流向產業網際網路呢?因為我們傳統產業網際網路的很多產業、很多崗位、很多業務,都需要數字化的幫助。哪個行業最缺數字化、最需要幫助,它們主動尋求改變的願望就越強,這是現在ToB的一個現狀。

國外很多市值很高的ToB公司。Adobe、Salesforce、Shopify這些大家應該都很熟悉。還有Square、Intuit、Zoom、Service now等等,Service now從原來IT資產管理的自動化做到低程式碼,市值接近千億。

這些公司可以分下類,有支付類、電商類、財稅類、企業內部管理類等等。這些企業在國外市值都非常好,但為什麼在國內就找不到同類的公司,或者有但是規模很小呢?

ToB的模式不是每個都能在中國出現的,有的在美國、在國外可以做得很好,但在中國很難,因為中國有很好的消費網際網路的基礎,比如淘寶、天貓、京東。

中國的ToB行業發展跟國外有非常大的差異,但這兩年發展為什麼會加快了呢?因為國內的人力成本在提升,換句話說,勞動力人口在下降。人口紅利的消失會帶來整個產業結構的巨大變化。

我們已經進入到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這是另外一個原因。國外ToB業務都是傳統PC時代的產物,但是中國其實已經跨過了PC時代,直接進入到移動時代。所以越來越多的公司管理者,天然接受了移動辦公的理念。

ToB這幾年在高速地增長,

那ToB的業務跟ToC到底有多大差異?

瞭解二者的差異是我們對這個行業、這個產品有一個較好理解的前提,也是讓大家能夠在ToB高速發展的視窗期能找到機會的一個前提。

第一,ToB產品的使用者、決策者和買單者往往是不同的三個人。

ToC產品的使用者、決策者、買單者往往是同一個人,而ToB產品需要三個角色共同來決定,而且每個人的意見都很重要。這就要求我們在設計產品的時候,不能只關注某一個人的想法。

第二,ToB的決策週期非常長。

釘釘跟一家大型保險企業聊合作,用了接近整整一年時間,才終於決定啟動這個專案。這對ToB來說是一個常規的週期,ToB的決策得有耐心。

第三,ToB的轉化鏈路非常長,需要長期溝通。

ToB是雙方聊完以後你先免費用產品,你喜歡我們再談。ToC不一樣。對ToC來講,使用者最好在5秒鐘之內完成從搜尋頁面到購物車再到支付的一系列操作,一秒都不要卡頓,每一秒卡頓都意味著整個流程的阻斷。

什麼是可自傳播的ToB產品?

自傳播就是做產品的第一性原理。我相信每個人都聽說過第一性原理,我們也很關注這個,就是說做東西不能為了賺錢而做,到底什麼樣的事情是你要堅持的,遇到矛盾的時候該不該做,哪個先做,總要有一個判斷標準。

我們自己抽象出的標準是:

讓使用者解決同樣的問題比原來更方便。

在ToB這個賽道上,去發現客戶的需求,並去創造新的產品滿足這些需求的機會還真的挺多的,如果你能發現這樣的機會,讓產品能夠自傳播,這事兒你就成了一大半了。

怎麼叫自傳播呢?我這裡有一個標準。ToB的特點就是要有計劃性,時間對於ToB來講非常關鍵,完成一次傳播是有時間限制的,所以如果你認為自己做了一個好產品,請問你有沒有能力用一頓飯的工夫跟坐你隔壁的兄弟完成產品種草?

評價一款ToB產品做得好不好,我認為你賣了多少錢,有多少使用者都不重要,重要的應該是NPS,就是淨推薦值。沒有NPS,使用者量再大都沒有意義。

一個產品的使用者增加,不是花錢買流量、投廣告,最後把使用者引進來,而是要看你的使用者願不願意主動回訪,願意幫你推薦、把使用者帶進來的才叫有效使用者。

如果你的產品不具備這樣的能力,我建議你踩踩剎車,不要發展業務了,趕緊把產品自傳播的心智找到。

那ToB 產品如何自傳播呢?

第一,確認產品是否存在明確心智。

舉個例子,根據大概一年前的資料,阿里集團有6000塊左右的螢幕分佈在各個會議室、電梯間等。當時我在阿里的企業智慧事業部,我就跟團隊提了個想法,說這些螢幕有點浪費,能不能把公司最新的政策、各個部門的業務進展放在上面。

當時很多人跟我講,這個東西不靠譜,不要去搞。我說這不是功能性問題,而是心智問題。

對於阿里這樣有幾十萬人的企業來說,管理難度是非常大的。CEO說的話可能一線同學都聽不到,哪怕聽到了也可能是被解釋了太多次的另外一種聲音。能不能讓一線同學直接聽到CEO的聲音?我認為這是一家大型企業一定要解決的一個心智問題。

為了解決這個心智問題,我們把這些大螢幕全部換成了類似於分眾傳媒的螢幕,做了一套系統,輪播各種圖片,每天3張。後來整個集團都來搶螢幕的使用資格,問能不能把自己部門的進展放上去,能不能多放幾張圖片。我說不行,一共只能有3張圖片,一旦多了以後就沒有價值了,多了就沒有心智了。

我跟我的團隊經常講,彙報的PPT,一頁不能超過兩種字型,因為超過兩種字型聽眾就不知道該看哪裡。心智是讓所有人聚焦到一件事情上。

第二,建立差異化的產品力。

這是一種定位。比如每家公司都有一個年終獎系統,每個系統都不一樣。我們就做了一個叫e表人財的系統。這個系統一年只用一次,就是阿里集團每年年底發年終獎的時候。ToB系統的使用頻率非常低,但少了它也不行。

我們發年終獎時會給每個員工進行人才盤點,這個人有什麼樣的潛力,是什麼樣的發展趨勢,都在那個系統上一次性完成,然後把年終獎分好。這就叫差異化的產品力,以後一想到年終獎,就有人想到這個系統。

第三,過渡平滑、可相容、利舊。

釘釘在今年的1月份釋出會上釋出了新版本PC6。0,釋出之後被罵得很慘,因為我們做了兩項改變,沒有相容以前的舊習慣。

有一項改變是以前放在左邊的釘釘PC端的搜尋框,現在放到了正中間。我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高階的設計,代表釘釘搜尋框可以搜尋所有東西,但是使用者告訴我們,不要跟我扯這些,以前不是在左邊嗎?現在怎麼找不到了。

我們後來想想確實做錯了,因為沒有利舊,連個提示資訊都沒有。我們太驕傲了,認為使用者只要按照我的想法來就好,但其實不是,我們應該向使用者學習的。

所以對於ToB的產品來說,一定要遵循平滑過渡的原則。因為ToB產品的背後是一個信任問題,因為很熟悉,用得很習慣,所以不想改變。

但ToC就不一樣,你巴不得它每天改版,以後感嘆哇今天又變了。其實裡面賣的還是一樣的東西,但你會覺得好像每天都在創新。這就是ToC和ToB的巨大差異。

如何打造可自運營的產品?

自傳播是使用者願意主動為此做傳播,用一頓飯的工夫完成產品種草。自運營是非標準化,提供底座,留運營配置機會給到對應業務部門或企業。

ToB的產品一定要具備自運營的能力,如果使用者不能自運營,全部都得你來定義規則、做好配置,那這就是傳統SaaS,中國這麼多年SaaS都很難做起來,就是因為自運營的能力不夠。

我們做了釘釘搭之後發現越來越多的企業在釘釘上開發應用。以前談到釘釘,大家說來聊個天、建個群組,會想到審批流、考勤、打卡、工資條。現在不是,千奇百怪的應用都有。因為各行各業的資訊化、數字化需求都不一樣,所以我們能做的不是教使用者怎麼自我管理,而是給他提供可自運營的基礎設施。

有個客戶跟我說釘釘搭太好用了。他自己搭了一個財務系統,很驕傲地給我看。我有一種熱淚盈眶的感覺。因為感覺做了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對客戶產生了幫助。

我覺得每個SaaS系統都應該這樣。Shopify、Magento之所以發展得很好,是因為它們自運營的配置能力非常強,不是一成不變的。所以做好自運營才能有自傳播,這是產品的能力,每個ToB產品都應該是這樣的。

打造

自運營產品

有三個要點:

第一,和企業客戶共創。

跟各個客戶的共創非常重要。什麼叫跟客戶共創?共創不是每天跟客戶在一起就行的,你要理解他。

前兩天有客戶說要從我們廠採購1000雙鞋子,那採購1000雙鞋子是不是應該給他便宜點,打個九折可不可以?那如果要採購10萬雙鞋子呢,你們願意給他打幾折?八折?七折?其實是不可以的,因為客戶它根本沒有這個產能。你採購10萬雙鞋子,我肯定要加價的,因為我的員工要加班,加班就需要給加班工資。所以九折不行,反而要再加10%的價格。

所以很多事情我們都是想當然,認為理應是那樣,覺得自己對客戶已經很瞭解了,但其實不然。

第二,堅持最小閉環。

沒有考慮實際使用者在真實使用中的感受,你就找不到那個最小閉環。

舉個例子,對工廠來講最擔心的就是裝置壞掉,無法制造產能。東方日升工廠裡面有很多太陽能裝置,所以以前有人專門盯在裝置後面進行維修,現在他們用釘釘做了個搶單系統,裝置壞了就上報系統,報完以後工廠裡面所有的維護員都可以搶單。搶完單以後5分鐘之內解決問題,績效就算你的。

這個工廠的CIO叫伍學綱,非常有創意。他說他是從我們網際網路公司學到的,但我覺得他把搶單系統應用到裝置維修巡檢的場景裡,已經超越了網際網路公司的理解力了。

數字化它已經不只是做一些大型的改造,而是從一些小切口入手也能夠解決一些問題,然後贏得公司的信任、員工的信任,從而有機會去開展更多的工作。

第三,要有行業Knowhow(隱性知識)。

ToB它要的不是一個簡單的功能,它要的是進去行業好好理解、體會,再做一套方案出來,要能解決最後一公里的需求。

我前段時間去了寧波一家做釣魚竿的工廠叫海伯精工。他們公司是做釣魚竿跟複合弓的,生產線上有七八百人,我就到現場去,看他們怎麼用釘釘。每完成釣魚竿的一個小零件,比如轉輪、鍍膜,或者在機床上做個動作,比如拋光,他們都會在釘釘上進行報工。一般的IT公司這麼多年都沒創造這樣的系統,是工廠裡面的工人創造了這樣的系統。

行業化要有對行業的理解,對客戶的理解,角色的理解,戳向核心需求,有針對性地解決關鍵問題,然後持續跟進服務。

釘釘怎麼讓生態賺錢

ToB的生態非常關鍵。

為什麼ToB要做強生態?一個公司在產業鏈中是很難獨立存在的,這是ToB業務的特點。極少數獨立存在的ToB業務也都非常危險,因為網路聯結越多,結構越穩定,而你卻不在那個網路裡面。就像你的人際網越寬廣,資訊量就越大,就很難被單一資訊帶偏,決策就越全面。ToB的業務也這樣,你不會受單一政策的影響。

那麼釘釘的目標是什麼呢?讓釘釘上的生態賺錢。如果釘釘上能發展出100家市值100億人民幣的企業,你們覺得釘釘值多少錢?釘釘已經不是一家靠自己去賺錢的公司了,而是讓更多的人在釘釘上成功,讓更多的企業因為釘釘而不一樣。

昨天釘釘一個五六年的老客戶跟我說,他們公司全套的管理設施包括人事的、財務的、行政的、IT的、資產領用的都在釘釘上,員工的日報、週報資料也全在上面,如果他在釘釘上購買的這套東西全部消失了,公司就沒法管理了。他說他離不開釘釘。所以我們也覺得壓力很大,因為釘釘做不好會影響很多企業。

目前釘釘上像這樣的生態有很多,我們有非常豐富的生態型別。我們有硬體的生態、內容生態、應用和小程式生態、低程式碼開發生態、服務的生態、交付的生態。

所以說,有很多很多的生態在幫助ToB的產品通向成功。但作為一個ToB的產品要有自己的堅持,要進行取捨,不能什麼需求都接進來,你的心智不能丟。

比如說,前兩天還有個同學找我,說有個生態對我們釘釘非常認可,能不能在釘釘上面做一下推薦,把這個產品放到前面去。我說這個事我們也不幹,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其實是沒有權利去改變它的排序的。這和淘寶還不一樣,淘寶有爆款產品,改變產品排序是為了讓使用者更好地挑選,提高決策效率。

但釘釘應用廣場上軟體系統一共就這麼一兩千個,讓感興趣的人好好挑唄,一排序別人就覺得這裡面滿是商業的味道,就不是以使用者為中心、不是做這個事情的初衷了。

服務好生態不是把它排在前面,而是讓生態能夠得到更多的API(應用程式介面),能夠讓它更好地觸達使用者、更好地得到使用者的反饋,讓使用者跟生態之間建立很好的一個評價體系。這是我們應該乾的工作。

另外,生態專注於把它的工作幹好,我們也不要去搶生態的工作。

無論你是做平臺型的、服務型的、產品型的、交易型的ToB產品,我認為都需要有生態的迴圈、態度和行動,讓客戶能夠得到更加貼心的服務。

最後,就是一定要把價值做深。

時代不一樣了。20年前稍微做點事情都有人買單,現在簡單的事情都做完了,我們要花大量的時間去洞察客戶的需求,幫客戶提升生產製造效率,促進產業發展,幫助他們全鏈路數字化、使用工具更普惠。什麼叫普惠呢?就是大企業能用的資訊化的能力、ToB的產品,讓小企業、中小企業,甚至個體戶也能非常低成本地享用。

我認為這是真正讓我們感到Easy&happy的根源。我們要讓工作變得更高效,讓企業的每個員工感到更加快樂、更被尊重、更被認可。這是我們做ToB產品在心智層面的思考,而不僅僅是完成一個功能。如果沒有心智,功能是沒有靈魂的。我們每一個產品的設計,每一個細節的考慮,都要有人性的思考,只有這樣,ToB產品才會有生命力。

本文授權轉載自混沌學園,作者葉軍(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釘釘總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