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失眠證有五臟六腑寒熱虛實之分,型別不同,各有主方

失眠在理論上雖然治心、治肝條理分明,但在實踐時還要多方面吸收一些臨床的成熟經驗,才能開發思路,用方靈活,效果更好,現舉例如下:

《宋史·錢乙傳》曰:“一乳婦因悸而病,既愈,目張不得瞑。乙曰:煮郁李仁,酒飲之,使醉即愈,所以然者,目系內連肝膽,怒則氣結,膽橫不下,郁李仁能去結,隨酒入膽,結去膽下,則目能瞑矣。”此病雖屬肝膽,但實質是因驚痰結,影響目系。若不用酒服郁李仁,只與溫膽湯,則不理想。

失眠證有五臟六腑寒熱虛實之分,型別不同,各有主方

《脈訣匯辨》曰:“太常卿胡慕東,形神俱勞,十晝夜目不得瞑,自服歸脾湯數劑,中夜見鬼。更服蘇合丸,無功。餘(李士材)曰:脈大而滑,痰氣膠固也,二陳湯加枳實、蘇子,兩日進四劑,未獲痊癒。更以人參送滾痰丸,下痰積甚多,因而瞑眩。大劑六君子湯,服一乃安。”本案形神俱勞,似應服歸脾、養心之類,脈大而滑,又似應用二陳加枳實等藥,但兩方俱無效果,這除屬膠固頑痰外,也因正虛邪實。所以單獨補正,則頑痰更加壅滿,單驅其痰,則正虛不能運藥,故改用峻藥滾痰丸,而以人參湯送服,扶正以驅邪,運藥有力,才獲得顯著效果。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二陳湯加枳實、蘇子,連進兩日無功,可知痰為頑痰,治療非易。治則雖然不可遊移,方藥則須靈活改變。

《張氏醫通》載:“一少年,因恐慮,兩月不臥,服安神、補心藥無效。餘與溫膽湯倍半夏加柴胡,一劑頓臥兩晝夜,竟爾霍然。”此方與高枕無憂散都是溫膽湯加味,前者倍半夏加柴胡,後者加人參、龍眼肉、麥冬、炒酸棗仁、石膏而成,而且方中溫膽湯六味藥共計27克,而加入的人參一味就用了15克,這都是值得研究的。

失眠證有五臟六腑寒熱虛實之分,型別不同,各有主方

從以上諸例可以看出,既要明白治療大法,還必須靈活掌握一些用藥技巧。

失眠證的治療,除上述外,還有因外感而不寐的,因燥屎、宿食、痰喘而不寐的,因痛因癢而不寐的,種種原因,難以悉數。除去主因,自能入睡。此不屬失眠證範圍,故不一一列舉。

但有的人對各種不適的症狀耐受性不同,對上述影響入睡的主因主症可能不甚注意,卻把失眠作為唯一的主訴,醫生聽了主訴,易於忽視原發病,而千方百計地求救於鎮靜、安神等藥,以致失眠證久治不愈。下面舉先生例項證明。

李某,女性,年約6旬,某大學幹部家屬。1970年春,失眠證復發,屢治不愈,日漸嚴重,竟至煩躁不食,晝夜不眠,每日只得服安眠藥片才能勉強略睡片刻,先生應邀往診。按其脈澀,舌苔黃厚黏膩,顯系中脘溼熱。因問其胃脘滿悶否?答曰,非常滿悶,並大便日久未行,腹無脹痛(其實已近月未正常進食)。此為“胃不和則臥不安”,要安眠,先要和胃。

處方:半夏瀉心湯原方加枳實。傍晚服下,當晚即酣睡一整夜,滿悶煩躁等症大都好轉。又服幾劑,食慾恢復,大便暢行,臨床治癒。

失眠證有五臟六腑寒熱虛實之分,型別不同,各有主方

總之,從病理上說,失眠證雖有五臟六腑寒熱虛實之分,但臨床家都一言以蔽之曰:“陽不歸陰。”其實,若從症狀嚴格區分的話,陽不歸陰必有身熱,一般是身有微熱。若無身熱這一症狀,而以心煩、舌赤為主症,反映為水虧火旺的,叫作心腎不交;精神不振,怔忡心悸,脈虛血少的,叫作心脾兩虛;精神不安,雜夢紛紜,驚悸多怒,脈見弦牢的,為肝魂不安。型別不同,各有主方。除主證主方之外,再酌加開痰、瀉火、調氣、解鬱、導滯、潛鎮、安神、和胃等藥,隨證選藥,標本兼顧。對治失眠證來說,大體離不開這些原則。

⊙文章內容僅供臨床思路參考,不可盲目試用,具體情況還需辯證。

⊙圖文內容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我刪除。

⊙需要諮詢的讀者,請關注我以後再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