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走出三國演義的諸葛亮,羽扇綸巾歸還周郎,兩大優點讓諸葛亮失敗

說起諸葛亮,在許多人心中是神一般的人物,這主要是羅貫中《三國演義》的功勞,活生生給諸葛亮貼上了神機妙算,用兵如神的標籤,而對諸葛亮來說,卻是盛名之下,其實難負,那些你耳熟能詳津津樂道的故事其實與諸葛亮無關,那些讓你五體投地的謀略也不是出自諸葛亮,下面我們一起來揭開諸葛亮的真實面目。

諸葛亮27歲之做了些什麼?

諸葛亮出身山東瑯琊的名門望族諸葛氏,父親諸葛珪做過泰山郡的郡丞,諸葛亮有一個哥哥諸葛瑾,一個弟弟諸葛均,還有兩個姐姐,一共兄妹五人,諸葛亮的父母都去世較早,兄妹五人在叔叔諸葛玄的照顧下長大,諸葛玄曾是豫章郡(今江西南昌)的太守,被罷官後投靠荊州的劉表,不久也病逝,兄弟五人於是來到當時隸屬荊州襄陽居住,諸葛亮也自此過上了所謂躬耕隴畝的生活。

在荊州這塊地方有一群隱士建立了一個隱士群,群主是龐公德,群的成員有司馬微,黃承彥,龐統,崔州平,石廣元,孟公威,徐庶,以及諸葛亮,這一群人也常常互相欣賞,吹捧和點贊。

走出三國演義的諸葛亮,羽扇綸巾歸還周郎,兩大優點讓諸葛亮失敗

除了隱士,荊州還有一群權貴,劉表,蔡瑁,蒯越等,諸葛亮的大姐嫁給了蒯家,二姐則嫁給了龐公德的兒子,而諸葛亮自己則娶了黃承彥的女兒黃月英,黃月英的母親是蔡瑁的姐姐,蔡瑁的妹妹又是劉表的後妻,所以,劉表是諸葛亮的姨父,蔡瑁是諸葛亮的舅舅,可見,諸葛亮與當地的權貴權都是親戚,要找個工作其實不難,但27歲之前的他過著躬耕隴畝,飽讀詩書與遊覽天下的生活。

諸葛亮跟著劉備做了些什麼?

27歲的諸葛亮在劉備三顧茅廬之後走出臥龍崗,加入了劉備集團,羅貫中在《三國演義》就此開始神化諸葛亮,塑造了一個足智多謀的藝術形象,這本是小說中的虛構,卻在無數人的心目中,樹立了一個千古流芳的傳奇人物。

諸葛亮出山後,首先放了一把火,火燒博望坡,這一把火讓諸葛亮名聲大作,可遺憾的是在真實的歷史中,這一把火其實是劉備自己放的,他放火燒了自己的營盤後撤退,誘惑曹軍來追,結果被劉備的伏兵殺得大敗,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卻把這一功記在諸葛亮身上。

在三國演義中除了這一把火,諸葛亮還在新野放了一把火,燒亂曹軍,掩護劉備撤退,其實這也是虛構的,根本沒有這回事,曹軍來的時候,諸葛亮跟著劉備一起逃命,哪有心思去放這一把火。

走出三國演義的諸葛亮,羽扇綸巾歸還周郎,兩大優點讓諸葛亮失敗

在三國演義中,因諸葛亮而誕生的成語至少有三個,舌戰群儒,草船借箭,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這也是樹立諸葛亮光輝形象的三段經典故事,但沒有一件是諸葛亮做的。

劉孫聯盟時,諸葛亮確實充當過聯絡員,但他只是跟隨魯肅去見孫權,向孫權闡明瞭兩家聯手抗曹的厲害關係,當時諸葛亮還是個名不見經傳的熱血青年,東吳那邦大佬們根本沒把他當回事,更不用說與他辯論了,所以,諸葛亮根本沒有機會也沒有資格去舌戰群儒了。

至於草船借箭的主人公也不是諸葛亮而是孫權,是孫權遭遇了曹軍的萬箭齊射,為了保命急中生智想出來的,並不是事先的預謀。還有借東風更是無稽之談,赤壁之戰的勝利並不是取決於火攻,而且曹軍大部分的船是他們在敗局已定的情況下,曹操下令曹軍自己燒燬的。

走出三國演義的諸葛亮,羽扇綸巾歸還周郎,兩大優點讓諸葛亮失敗

三國演義中,還有一曲經典是三氣周瑜,這也是無中生有的事,諸葛亮與周瑜接觸時還是剛剛出道兩年的新手,與周瑜根本不在一個檔次上,周瑜能給他打聲招呼就算不錯了,他有何能耐氣死周瑜的。

看到這裡有人可能要問,劉備花那麼大的功夫請出諸葛亮難道一點都沒有嗎?如果你這樣想就錯了,諸葛亮的《隆中對》給了劉備一個明確的規劃和方向,對劉備有醍醐灌頂的作用,但諸葛亮畢竟是一介書生,不可能一出山就能在戰場上縱橫馳騁,這一點久經沙場的劉備一清二楚,所以,劉備剛開始只是做內政與後勤工作,而且諸葛亮在這方面的能力確實很突出,尤其是他兢兢業業,以身作則的精神更值得稱道,幫助劉備在前方打仗的是龐統與法正,這兩個人才是足智多謀的人,諸葛亮第一次領軍打仗是劉備取西川,作為第二梯隊西進的,而且手下有張飛,趙雲這樣的久經沙場的大將,直接作戰的是他們,諸葛亮只起統籌作用,類似於現場部隊政委的角色。

在劉備取得西川,漢中之後,諸葛亮更加顯示出了他的傑出的政治才能,他很快整合了各大利益集團的矛盾,為劉備打造了一支強有力的管理團隊。

諸葛亮的軍事才能主要表現在治軍嚴格等軍隊建設方面,行軍打仗不如龐統,法正,周瑜。

走出三國演義的諸葛亮,羽扇綸巾歸還周郎,兩大優點讓諸葛亮失敗

羽扇綸巾到底是誰的?

宋朝詩人蘇東坡有一詩《赤壁懷古》,再現了當年赤壁之戰的瞬間。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這是《赤壁懷古》中的片斷,羽扇綸巾是諸葛亮的標配,在這首詩裡,作者卻把他賦予了周郎,蘇軾是宋朝詩人,生活在羅貫中之先,羅貫中或許就是受到這首詩的啟發,才有羽扇綸巾的形象,只不過把它用在了諸葛亮身上。

諸葛一生唯謹慎,諸葛亮應該是兢兢業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形象,不應該手搖羽扇那般輕鬆自若,悠閒瀟灑,所以,羽扇綸巾應該還給周郎,至少羽扇應該歸還周郎。

有人總結諸葛亮一生失敗的兩大原因,一是過於慬慎,魏延曾建議走子午谷出奇兵,但諸葛亮認為太冒險未予採納,後來魏將鄧艾卻走這條路偷襲蜀都滅了蜀國,行軍打仗豈有不冒險之理?二是事必親躬,司馬懿得知打士兵板子,諸葛亮都要親自察看,料定諸葛亮必然累死,因此,與諸葛亮交戰時總是閉城不出,最後諸葛亮果然累死在五丈原。

物極必反,優點太過了,也就可能成為缺點,正是這兩大太過的優點導致諸葛亮的失敗,諸葛亮不是軍事奇才,更不是神,不要一味去崇拜那些無中生有的計謀,值得我們學習是他的赤膽忠心,這一點必須牢記。